2020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粪常规检测
2020年01月07日 来源:来学网粪常规检测
1.一般性状检查
(1)量:健康成人大多每日排便1次,其量为100~300g。
(2)颜色及性状:正常成人的粪便为黄褐色圆柱状软便,婴儿粪便呈金黄色。病理情况可见:①水样或粥样稀便: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②米泔样便:见于霍乱患者;③黏液脓样或黏液脓血便: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等,阿米巴痢疾时,呈暗红色果酱样;④胨状便:见于肠易激综合征; ⑤鲜血便:多见于肠道下段出血;⑥柏油样便: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⑦灰白色便:见于阻塞性黄疸;⑧细条状便:多见于直肠癌;⑨绿色粪便:提示消化不良。
(3)气味:慢性肠炎、胰腺疾病,尤以直肠癌溃烂继发感染时有恶臭,阿米巴痢疾时有特殊的腥臭。
(4)寄生虫体:蛔虫、蛲虫、绦虫节片等较大虫体肉眼即可分辨,钩虫体则须将粪便冲洗过滤后方易找到。
2.化学检查
(1)隐血试验:正常人粪便隐血试验为阴性。其阳性见于:①消化性溃疡的活动期、胃癌、钩虫病以及消化道炎症、出血性疾病等;消化性溃疡呈间断阳性,消化道癌症呈持续性阳性;②服用铁剂、食用动物血或肝类、瘦肉以及大量绿叶蔬菜时,可出现假阳性。
(2)胆色素试验:正常人粪便中无胆色素而有粪(尿)胆原及粪(尿)胆素。①大量服用抗生素后,胆红素未能或未被肠道细菌还原成粪(尿)胆原,粪便呈金黄色或深黄色,胆红素定性试验阳性。②阻塞性黄疸患者,排向肠道的胆汁减少,故粪便呈淡黄色乃至灰白色。③溶血性疾病患者的粪便因粪胆原、粪胆素含量增多,多呈深黄色。
3.显微镜检查
(1)细胞:①白细胞:大量白细胞出现,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肠道寄生虫时,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②红细胞: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痔疮出血、直肠息肉等;
粘液脓血便低倍镜下图片(放大后):可见大量红细胞、白细胞
③巨核细胞(大吞噬细胞):见于细菌性痢疾和直肠炎症;④黏膜上皮细胞:结肠炎时增多,假膜性肠炎的黏膜小块、粘胨状分泌物中可见较多的上皮细胞;⑤肿瘤细胞: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患者的血性粪便涂片可找到成堆的癌细胞。
(2)食物残渣:正常粪便中的食物残渣是已充分消化后的无定形小颗粒,仅偶见淀粉颗粒和脂肪小滴等。①淀粉颗粒:腹泻者易见到,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时增多。②脂肪小滴:肠蠕动亢进、腹泻及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时可见增多,尤其是慢性胰腺炎、胰头癌时。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时,脂肪小滴的量更多,且可见较多的脂肪酸结晶。
③肌肉纤维:提示蛋白质消化不良,见于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④植物细胞及植物纤维:肠蠕动亢进、腹泻时增多,严重者肉眼观察即可见到若干植物纤维成分。
(3)寄生虫:肠道寄生虫的诊断主要靠镜检查找虫卵、原虫滋养体及其包囊。
4.细菌学检查
肠道致病菌的检查主要靠培养分离与鉴定,但有时也作直接涂片检查。
来尚学教育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尚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