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男性,55岁,有慢性乙肝史10年,近4个月来右上腹隐痛、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就诊。体检:皮肤无黄染,右上腹肝区有轻度叩痛,肝脾不大,B超显示肝右叶有一2cm×3cm×4cm圆形低密度病灶。
  1. 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诊断
    A.
    (来学网)乳酸脱氢酶
    B.
    (来学网)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C.
    (来学网)甲胎蛋白
    D.
    (来学网)碱性磷酸酶
    E.
    (来学网)γ-谷氨酰转肽酶
  2. 该病人甲胎蛋白测定为阴性,为与肝血管瘤相鉴别,应首选下列哪项措施
    A.
    (来学网)手术探查
    B.
    (来学网)癌胚抗原测定
    C.
    (来学网)定期B超复查
    D.
    (来学网)核素血池扫描
    E.
    (来学网)抗癌药试验治疗
  3. 有关患者预后的判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来学网)年老预后较差
    B.
    (来学网)OT试验阴性预后差
    C.
    (来学网)有并发症者预后差
    D.
    (来学网)ALT升高者预后差
    E.
    (来学网)有重度黄疸者预后差
正确答案:
(1)C
(2)D
(3)D
答案解析:
(1)AFP可以在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AFP阳性率为50%。在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故C正确。(2)血池扫描也是一种放射性核素的扫描检查。其方法是将某些核素如99m锝或113m铟标记人血清白蛋白或红细胞,然后将这种制剂注入人体再作扫描。这种核素扫描主要用于肝血管瘤和肝癌的鉴别。肝癌主要是由肝动脉供血,核素标记的红细胞没有明显的滞留,而海绵状血管瘤是由大量的毛细血管丛所组成,核素标记的红细胞能长时间地滞留在血管瘤中。因此,通过动态的观察核素标记的红细胞在占位性病变滞留的特点,可以鉴别原发性肝癌和海绵状血管瘤。故D正确。(3)ALT和AST能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伤与否及损伤程度。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急性肝细胞损伤时,血清ALT最敏感。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AST升高程度超过ALT,因此AST主要反映的是肝脏损伤程度。肝癌时可明显升高(肝内阻塞,诱发肝细胞生成r-GT增多;癌细胞会合成r-GT)高于正常值数倍和数十倍,但ALT不升高,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