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患者女性,34岁,因发热、咳嗽、呼吸困难1周入院。急诊CT示:双肺间质性改变,并发感染可能性大;给予储氧面罩吸氧10L/min;查血气分析:pH7.47,PaCO2 30mmHg,PaO2 47mmHg。考虑为"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抗感染治疗,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1. 急性期治疗的原则有去除病因,目前需给予患者做的检查是( )
    A.
    (来学网)急查胸部X线平片
    B.
    (来学网)肺功能
    C.
    (来学网)支气管镜
    D.
    (来学网)超声心动图
    E.
    (来学网)动脉血气分析
    F.
    (来学网)急查血常规
  2. 该患者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下列护理要点不应包括( )
    A.
    (来学网)观察无创通气的漏气量,并减少漏气量
    B.
    (来学网)鼓励患者咳痰
    C.
    (来学网)观察无创通气的触发是否同步
    D.
    (来学网)定时给予吸痰
    E.
    (来学网)选择漏气量恒定的平台呼气阀
    F.
    (来学网)采用定时断开无创通气的方法,减少患者不适
  3. ARDS的主要病理改变是( )
    A.
    (来学网)胸部X线平片检查,两肺弥漫性浸润阴影
    B.
    (来学网)可见小气道陷闭和肺泡萎陷不张
    C.
    (来学网)肺广泛性充血水肿和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D.
    (来学网)镜下见血管萎缩、肺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
    E.
    (来学网)晚期,全部肺泡纤维化
    F.
    (来学网)胸部X线平片右肺上2~4肋处密度高,有浓淡不均阴影
  4. 根据现有循证医学证据,能够改善重度ARDS患者生存率的措施有( )
    A.
    (来学网)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B.
    (来学网)早期俯卧位通气
    C.
    (来学网)高频通气
    D.
    (来学网)体外膜肺氧合(ECMO)+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
    E.
    (来学网)早期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
    F.
    (来学网)无创呼吸机应用
  5. 早期ARDS患者,常见的血气分析特点是( )
    A.
    (来学网)PAO2↑、PACO2↓
    B.
    (来学网)PAO2↑、PACO2↑
    C.
    (来学网)PAO2↓、PACO2↓
    D.
    (来学网)PAO2↓、PACO2↑
    E.
    (来学网)PAO2正常、PACO2↑
  6. ARDS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要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
    (来学网)高浓度氧疗
    B.
    (来学网)积极治疗原发病
    C.
    (来学网)密切观察出入量变化
    D.
    (来学网)呼气末正压通气
    E.
    (来学网)吸痰以保持气道通畅
    F.
    (来学网)大潮气量通气改善氧合
正确答案:
(1)AEF
(2)DF
(3)ABC
(4)ABE
(5)C
(6)ABCD
答案解析:
(1)对可能引起ARDS的各种基础病因均应进行检查,该患者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因此,胸片和血常规的检查是必须做的;血气分析有助于了解患者缺氧状况和二氧化碳有无潴留,根据PaO2和PaCO2判断有无呼衰和呼衰类型,故此时患者需急查血气分析。此题A、E、F选项正确。(2)为保证ARDS患者无创通气过程中的有效触发,应尽量减少漏气,鼓励患者排出痰液,保持气道通畅;定时断开呼吸机不利于气道内正压的保持,F项为排除项。此题应选择D、F项。(3)ARDS患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由于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受损,肺泡膜通透性增加,引起肺间质和肺泡水肿;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导致小气道陷闭和肺泡萎陷不张。此题A、B、C选项正确。(4)基于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能够改善重度ARDS患者死亡率的措施有: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早期俯卧位通气,早期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故此题A、B、E选项正确。(5)ARDS患者早期的症状是:呼吸加快、呈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发绀,其呼吸困难的特点是呼吸深快、费力,患者常感到胸廓紧束、严重憋气,即呼吸窘迫。在早期,患者因过度通气而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动脉血气分析pH可高于正常,PaO2、PaCO2均低于正常。故此题C选项正确。(6)ARDS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要点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尽快提高PaO2,一般需要高浓度给氧,使PaO2≥60mmHg或SaO2≥90%;采取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包括小潮气量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等;为了减轻肺水肿,需要比较低的循环容量来维持有效循环,故需要密切监测出入量的变化,加强液体管理。此题A、B、C、D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