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城市郊区一高层建筑,地上28层,地下2层,地面以上高度为90m,屋面有小塔架,平面图形为正六边形(可忽略扭转影响),如图1-7-15所示。该工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Ⅲ类建筑场地,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结构。
提示: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作答。
(来学网)
  1. 假定基本风压重现期50年ω=0.55kN/m,重现期100年ω=0.60kN/m,当结构基本周期T=1.7s(已考虑填充墙影响)时,风荷载脉动增大系数ξ,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来学网)1.425
    B.
    (来学网)1.431
    C.
    (来学网)1.499
    D.
    (来学网)1.513
  2. 若已求得90m高度屋面处的风振系数为1.36,假定基本风压ω=0.70kN/m,试问,计算主体结构的风荷载效应时,90m高度屋面处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ω(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来学网)2.351
    B.
    (来学网)2.481
    C.
    (来学网)2.744
    D.
    (来学网)2.989
  3. 假定作用于90m高度屋面处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ω=2.0kN/m;由突出屋面小塔架的风荷载产生的作用于屋面的水平剪力标准值△P=200kN,弯矩标准值△M=600kN·m;风荷载沿高度按倒三角形分布(地面处为零)。试问,在高度χ=30m处风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的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来学网)124000
    B.
    (来学网)124600
    C.
    (来学网)173840
    D.
    (来学网)174440
  4. 假定该建筑物下部有面积3000m。二层办公用裙房,裙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并与主体连为整体。试问,裙房框架的抗震构造措施等级宜为下列何项所示?
    A.
    (来学网)一级
    B.
    (来学网)二级
    C.
    (来学网)三级
    D.
    (来学网)四级
  5. 假定本工程地下一层底板(地下二层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试问,地下室结构一、二层采用的抗震等级,应为下列何组所示?
    A.
    (来学网)地下一层二级、地下二层三级
    B.
    (来学网)地下一层一级、地下二层三级
    C.
    (来学网)地下一层一级、地下二层二级
    D.
    (来学网)地下一层一级、地下二层一级
正确答案:
(1)D
(2)B
(3)D
(4)A
(5)D
答案解析:
60.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3.2.2条的条文说明,因为高度超过60m,故取100年重现期的风压。依据3.2.3条,地面粗糙度为B类。依据表3.2.6-1,可得


61.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3.2.1条,应按照下式计算:

依据表3.2.3,90m、B类地面粗糙度,β=2.02。
依据3.2.5条,正六边形时,
题目已经给出μ=1.36。

62.将90m高度处的风荷载由面荷载形式化为线荷载形式,为2.0×40=80kN/m。如图1-7-25所示,根据比例关系可求得30n1高度处为80×30/90=26.6=7kN/m。

将30m高度以上的梯形风荷载分为两部分考虑,则高度30m处风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的标准值为

考虑1.4的分项系数,得到设计值为1.4×124602=174443kN.m
63.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表4.2.2-1,7度、框架一核心筒结构、建筑高度90m,属于A级高度。
依据4.8.4条,由于是Ⅲ类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应按8度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查表4.8.2,框架一核心筒、8度、高度90m,框架与核心筒的抗震等级均为一级。
依据4.8.6条,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故为一级。
64.由于地下一层位于嵌固端之上,故与主体结构抗震等级相同,为一级。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4.8.5条,嵌固端下一层取与主体结构相同的抗震等级,故这里的地下二层也取为一级。
点评:有人认为,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4.8.5条,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而本题中,则是将地下一层底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因此无法确定其本意是以地下一层还是地下二层作为嵌固端。
笔者注意到,关于嵌固端的规定亦可见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6.1.3条第3款,即,"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
另外,王亚勇、戴国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疑问解答》一书,在第64页,书中写道:"规范6.1.14条规定了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有关要求,最关键的是做到地震时地上一层的柱底出现塑性铰,相当于强梁弱柱的概念。严格地说,嵌固端柱底的弯矩要由地下室顶板梁和地下室柱顶的弯矩共同承担,即采用提高地下室顶板梁和地下室柱顶的受弯承载力的方法实现柱底的嵌固条件"。
据此,笔者认为两本规范是一致的,"地下室顶层"与"地下室顶板"应理解为同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