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0岁,某机关处级干部。
案例介绍:求助者10年前离异。两年前,经人介绍,求助者与现在的妻子相识,并于一年前结婚。半年前,考虑到求助者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求助者便将一直生活在父母家的女儿接过来与自己同住。求助者没想到,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儿与现在的妻子根本无法和平相处,两人经常发生争执。求助者曾多次做双方工作,但没有任何效果,家庭矛盾不断升级。两个多月来,求助者想到家事就郁郁寡欢,心情烦躁,食欲下降,经常失眠,下班后不想回家,经常喝闷酒。工作时无精打采,效率下降,甚至多次出错。朋友担心他一直这样消沉下去,劝说他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内向,好强,工作能力强,人际关系好,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1. (单选)该求助者的症状持续时间是( )。
    A.
    (来学网)两个多月
    B.
    (来学网)半年
    C.
    (来学网)一年
    D.
    (来学网)两年
  2. (多选)该求助者的心理状态属于( )。
    A.
    (来学网)心理正常
    B.
    (来学网)心理异常
    C.
    (来学网)心理健康
    D.
    (来学网)心理不健康
  3. (单选)对该求助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来学网)一般心理问题
    B.
    (来学网)严重心理问题
    C.
    (来学网)躯体疾病
    D.
    (来学网)精神病性问题
  4. (单选)在本案例中,恰当的咨询目标是( )。
    A.
    (来学网)家庭和睦
    B.
    (来学网)提高工作效率
    C.
    (来学网)改善情绪
    D.
    (来学网)改善饮食睡眠情况
  5. (多选)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包括( )。
    A.
    (来学网)行为异常
    B.
    (来学网)人格障碍
    C.
    (来学网)负性情绪
    D.
    (来学网)社会功能受损
  6. (多选)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包括( )。
    A.
    (来学网)16PF
    B.
    (来学网)SAS
    C.
    (来学网)EPQ
    D.
    (来学网)SCL-90
  7. (多选)在本案例中,求助者方面对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 )。
    A.
    (来学网)咨询动机
    B.
    (来学网)合作态度
    C.
    (来学网)期望程度
    D.
    (来学网)人格特征
  8. (多选)验证临床资料可靠性的方法包括( )。
    A.
    (来学网)补充提问
    B.
    (来学网)心理测验
    C.
    (来学网)质疑对峙
    D.
    (来学网)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
  9. (单选)面对求助者请求解决母女矛盾的问题,咨询师正确的做法是( )。
    A.
    (来学网)告诉其解决措施
    B.
    (来学网)促成母女来做咨询
    C.
    (来学网)明确婉拒其请求
    D.
    (来学网)请上级咨询师解决
  10. (单选)本案例中,对价值中立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
    A.
    (来学网)赞赏其离异后再婚
    B.
    (来学网)鼓励摆脱痛苦
    C.
    (来学网)批评其没有搞好团结
    D.
    (来学网)接纳其喝闷酒
正确答案:
(1)A
(2)AD
(3)B
(4)C
(5)CD
(6)ABCD
(7)ABC
(8)ABD
(9)B
(10)D
答案解析:
1.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病程的掌握情况。病程指从不适症状出现到来访的时间。一般将不到三月称为短程,三个月到一年为中程,一年以上为长程。本题中,求助者不适症状从求助者半年前考虑到求助者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便将一直生活在父母家的女儿接过来与自己同住开始,此后,女儿与妻子根本无法和平相处,两人经常发生争执,导致近两个多月来求助者郁郁寡欢,心情烦躁、食欲下降,经常失眠,下班后不想回家,经常喝闷酒。所以应该是两个多月。
2.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的掌握情况。一般心理问题是指在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而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结合本案例,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求助者将离异前的女儿接来与自己和现在妻子同住所致,因女儿与妻子无法和平相处,导致求助者郁郁寡欢,心情烦躁、食欲下降,经常失眠,持续时间为两个多月,社会功能受损("家庭矛盾不断升级……工作无精打采,效率下降,甚至多次出现差错"),且心理问题有泛化的趋势("……下班后不想回家,经常喝闷酒")。故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属于严重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可分为两大类:心理正常与心理不正常,心理不正常是指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及其他各类精神障碍。而心理正常又可以分为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有三种类型:(1)一般心理问题;(2)严重心理问题;(3)部分疑似神经症的心理问题。因此属于心理正常但不健康的范畴。
3.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的掌握情况。一般心理问题是指在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而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结合本案例,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求助者将离异前的女儿接来与自己和现在妻子同住所致,因女儿与妻子无法和平相处,导致求助者郁郁寡欢,心情烦躁、食欲下降,经常失眠,持续时间为两个多月,社会功能受损("工作无精打采,效率下降,甚至多次出现差错"),且心理问题有泛化的趋势("……下班后不想回家,经常喝闷酒")。故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属于严重心理问题。由于在本案例中,求助者的冲突由现实因素引发,且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因此,属于心理冲突的常形,不属于神经症性问题。由于案例中并无该求助者既往病史的报告,故可以排除躯体性疾病,且该求助者有求治愿望,自知力完整,故亦可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4.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有效咨询目标概念的掌握情况。有效的咨询目标应该具备如下特征:(1)属于心理学范畴;(2)积极的;(3)具体或量化的;(4)可行的;(5)可以评估的;(6)双方接受的;(7)多层次统一的。在确立咨询目标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需要将近期咨询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在本案例中,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中女儿和妻子不和所致。其心理问题的特点是出现郁郁寡欢,心情烦躁、食欲下降,经常失眠等情绪和行为症状,且社会功能受损("工作无精打采,效率下降,甚至多次出现差错"),心理问题有泛化的趋势("……下班后不想回家,经常喝闷酒")。故针对该求助者近期的首要咨询目标为:改善负性情绪。
5.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的掌握情况。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需要列出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而后收集各类与临床表现相关的资料,通过对比和分析以确定心理问题的关键点。在本案例中,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中女儿和妻子不和所致。其心理问题的特点是出现郁郁寡欢,心情烦躁、食欲下降,经常失眠等情绪和行为症状,且社会功能受损("工作无精打采,效率下降,甚至多次出现差错"),心理问题有泛化的趋势("……下班后不想回家,经常喝闷酒")。但求助者并没有出现行为异常或人格障碍等问题。
6.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正确使用心理测验的掌握情况。咨询师应依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案例中该求助者由于家庭人际关系紧张而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抑郁,并伴有躯体上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食欲下降、失眠),同时社会功能中度重度受损。选项A的16PF是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16PF)的简称,是由美国卡特尔(R.B.Cattell)教授采用因素分析法编制,用于测量人格的特质,并提出用16种根源特质刻画人格特征。选项C的EPQ问卷是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的缩写,是由英国艾森克(H.G.Eysenck)教授和其夫人根据因素分析法编制的,用于测量人格的结构,并将其划分为内外倾(Extraversion)、神经质(Neuroticism)和精神质(Psychoticism)三个基本维度。90项症状清单(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SDS用于发现抑郁症病人,能全面、准确、迅速地反映被试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SAS用于评定病人焦虑的主观感受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咨询师可以通过使用SCL-90来评定求助者在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睡眠饮食等方面的得分,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这些问题及其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在本案例中,由于,求助者出现郁郁寡欢,心情烦躁、食欲下降,经常失眠等情绪和行为症状,可以使用SCL-90初步评定求助者出现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也可以使用SAS或SDS对求助者的焦虑或抑郁症状进行评定。此外,为了进一步评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否与求助者的人格有关,可以施测人格问卷:EPQ和16PF。
7.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建立咨询关系的掌握情况。咨询关系的建立受到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双重影响。就求助者而言,其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以及对咨询师的反应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咨询关系。就咨询师而言,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等的咨询态度以及正确的咨询理念对咨询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
8.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临床资料整理的掌握情况。在临床资料整理的过程中,需要对资料来源的可靠性予以说明。所谓临床资料的可靠性,是指报告临床情况的人不是求助者自身,而是其亲友或转诊的中介人,由于亲友和中介人受专业知识、职业特点的影响,使他们对问题的客观性质不能按专业要求作出评价,所以,心理咨询人员应当去伪存真地审视这类资料。验证临床资料的可靠性时,可以采用验证的方法有:(1)补充提问,如:"这个人是怎样被他人发现的?""你怎样发觉别人对你有这种印象的?"(2)问卷和心理测验,(3)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各种来源如果都给出类似的印象,那么这一资料的可靠性就较高。选项C的质疑对峙又称"面质"、"正视现实"、"对抗"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求助者的探索,最终实现统一。
9.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咨询心理学中心理咨询限制观点的掌握情况。心理咨询是有某些限定的职业活动。在咨询中规定的各种限制,是保证咨询成功必要的条件。(1)咨询师的职责限制。心理咨询的任务只是解决心理问题本身,而不包括引发心理问题的具体事件。也即不介入、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例如,当被咨询的对象是个孩子,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的责任,不全在咨询师,而在咨询师与孩子双方。因为孩子的行为改变,必须经由咨询师与孩子双方的努力才能达到。没有求助者个人的努力,求助者自身状况的改进是不可能产生的。(2)时间上的限制。心理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咨询时间一般定为每次50分钟左右较好(初次咨询可以适当延长),两次咨询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为一周。(3)咨询关系的限制。咨询结束,咨询关系也就终止。不能再以"朋友"关系进行往来。(4)感情限制。咨询师和求助者心理的沟通和接近,是咨询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但这种接近是有限度的。彼此的沟通必须限制在工作范围内,感情因素必须严加控制,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关心,只能限制在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方面,除此以外,不能有意或无意地涉及其他问题。超越咨询关系以外的任何形式的个人关系,都在限制之列。为此,心理咨询禁止咨询师与求助者在咨询室之外进行任何咨询活动。(5)咨询目标限制。心理咨询目标的确定,必须根据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性质、咨询的复杂程度、咨询师个人实际能力来决定,它不是任意的,就这层意义上,咨询目标的限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心理咨询目标只能锁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二是在心理咨询的各个阶段上以及最后结束咨询时,到底能将心理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这也是有限制的。即对咨询效果的预期,不能过分保守,也不能冒进,必须按实际情况做出比较恰当的评估。因此,在本案例中,根据咨询限制的观点,如果求助者请求心理咨询师解决母女矛盾,心理咨询师可以促成母女前来做咨询。注:选项C明确婉拒其请求可能会伤害到求助者和咨询师两者间的咨询关系,不利于咨询的进行,在咨询师职责范围内,本着助人的目的,促成母女前来做咨询是更好的选择。
10.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理咨询师的职业理念与原则要求中的价值中立原则的掌握情况。价值中立原则也称为价值中立态度,或非评判性观点、非指导性原则等,是指求助者和心理咨询师可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很可能是不一样的,心理咨询师应保持价值中立,接纳求助者,不把自己的这些东西强加给求助者,不用自己的价值观改造求助者,不对求助者进行批评指责。因为心理咨询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助人活动,它需要咨询师站在求助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和接纳对方,尽量使自己保持客观、中立、理性的态度。因此,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应努力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不批评指责求助者,并主动调整自己对求助者问题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情绪,而咨询师能否遵循价值中立原则,对心理咨询至关重要,甚至是心理咨询存在的前提条件。在本案例中,对于求助者喝闷酒的行为,咨询师恰当思维做法是接纳其行为,不应指责或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