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某六层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其中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1. 已知该办公楼各楼层的侧向刚度如表1-7-1所示。试问,关于对该结构竖向规则性的判断及水平地震剪力增大系数的采用,以下何项是正确的?

    提示:可只进行X方向的验算。
    A.
    (来学网)属于竖向规则结构
    B.
    (来学网)属于竖向不规则结构,仅底层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C.
    (来学网)属于竖向不规则结构,仅二层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D.
    (来学网)属于竖向不规则结构,一、二层地震剪力均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2. 各楼层在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层间位移如表1-7-2所示。试问,下列关于该结构扭转规则性的判断,其中何项正确?
    A.
    (来学网)不属于扭转不规则结构
    B.
    (来学网)属于扭转不规则结构
    C.
    (来学网)仅X方向属于扭转不规则结构
    D.
    (来学网)无法对结构规则形进行判断
  3. 该办公楼中某框架梁,净跨度6.0m,在永久荷载及楼面活荷载作用下,当按照简支梁分析时,其梁端剪力标准值分别为30kN和18kN;该梁左、右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为832kN·m。试问,该框架梁梁端剪力的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该办公楼中无藏书库及档案库。
    A.
    (来学网)178
    B.
    (来学网)205
    C.
    (来学网)213
    D.
    (来学网)224
  4. 该办公楼某框架底层角柱,净高4.85m,轴压比不小于0.15。柱上端截面考虑弯矩增大系数的组合弯矩设计值M=104.8kN·m,柱下端截面在永久荷载、活荷载、地震作用下的弯矩标准值分别为1.5kN·m、0.6kN·m、±115kN·m。试问,该底层角柱剪力的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来学网)59
    B.
    (来学网)65
    C.
    (来学网)73
    D.
    (来学网)80
正确答案:
(1)D
(2)B
(3)C
(4)D
答案解析:
2.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的3.4.2条,对侧向刚度比进行计算。
依据提示,仅考虑X向的侧向刚度比。
一层与其上相邻3个楼层的侧向刚度之比为
,为侧向刚度不规则
二层与其上相邻.3个楼层的侧向刚度之比为
,为侧向刚度不规则
依据3.4.3条,对属于薄弱层的一、二层,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故选择D。
依据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解答过程如下:依据规范表3.4.3-2,对侧向刚度比进行计算。依据提示,仅考虑X向的侧向刚度比。
一层与其上相邻3个楼层的侧向刚度之比为
,为侧向刚度不规则
二层与其上相邻3个楼层的侧向刚度之比为
,为侧向刚度不规则
依据3.4.4条第2款,刚度小的楼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不小于1.15的增大系数。故选择D。
3.扭转不规则的判定需要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的表3.4.2-1进行。
楼层最大弹性水平位移与该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平均值的比值大于1.2判定为扭转不规则。今计算过程示于表1-7-4。

由于Y方向的楼层最大弹性水平位移与该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平均值的比值均大于1.2,故属于扭转不规则结构,选择B。
依据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解答过程如下:
依据规范表3.4.3-1,楼层最大弹性水平位移与该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平均值的比值大于1.2判定为扭转不规则。对于本题,计算如表1-7-5所示。

可见,在Y方向,楼层最大弹性水平位移与该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平均值的比值均大于1.2,故属于扭转不规则结构,选择B。
4.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的6.2.4条计算。二级框架梁,η=1.2。依据该规范5.1.3条,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时,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取0.5。于是

故选择C。
依据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上解答过程无变化。
5.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的6.2.5条计算。二级框架柱,η=1.2。
依据该规范6.2.3条,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25。于是,有


考虑到为角柱,依据该规范的6.2.6条,还要乘以增大系数1.1,72.84×1.1=80.1kN,故选择D。
点评:对于本题的解答,有不同理解:
规范6.2.6条原文为:"调整后的组合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尚应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有人认为,在计算剪力之前,因为是角柱,弯矩要在普通框架柱的基础上乘以1.1,之后,在计算剪力时由于"强剪弱弯"还要乘以1.1,故本题的解答过程应是72.84×1.1×1.1=88.14kN。
笔者不同意上述认识。笔者给出的解答过程,是在参考了王亚勇主编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算例》一书后做出的,该书第62页的例题特别注明角柱增大系数不重复计算。
依据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解答过程如下:
依据规范的6.2.5条,二级框架柱,η=1.3。依据6.2.3条,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5。
于是


考虑到为角柱,依据6.2.6条,还要乘以增大系数1.1,89.07×1.1=98.0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