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解答过程如下】:根据《高规》式(7.2.22-1),二级抗震,取η
=1.2有
V
=1.2(Mzbr.gif)/ι
=1.2×2×63×10
/900=160×10
N
ι
/h
=900/800=1.13<2.5
查《高规》表4.7.2得γ
=0.85,取β
=1,h
=765mm,应用公式(7.2.23-3)得:
1/γ
(0.15β
f
b
h
)=1/0.85(0.15×1×14.3×160×765)=308.88×10
N>V
=168×10
N(截面尺寸符合要求)
根据《高规》公式(7.2.24-3)得:
A
/s=γ
V
-0.38f
b
h
/0.9f
h
=0.85×168×10
-0.38×1.43×160×765/0.9×210×765
=0.528mm
尚需符合《高规》表6.3.2-2的构造规定:箍筋最小直径8mm,二肢箍最大间距s=h
=800/4=200mm,8d=8×14=112mm及100tnm,取上述三项中最小值s=100mm。
此时A
/s=2×50.3/100=1.006mm>0.528mm因此选项B正确。
【点评】:剪力墙开洞后形成的连梁根据跨高比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
(1)当连梁的跨高比小于5时(连梁跨度较小、截面高度较大),其承受的竖向荷载
往往不大,梁的弯矩较小;而水平荷载作用下梁的剪力很大,且沿梁长基本均匀分布,对剪切变形十分敏感,容易出现剪切斜裂缝,其中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因此,两端与剪力墙相连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其剪力设计值的计算、受剪截面控制条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配筋构造要求,应按规范规定的连梁设计。一端与剪力墙相连、另一端与框架柱相连的跨高比小于5的梁(无论其是剪力墙开洞后形成的梁还是框架梁),也应按连梁设计。概括起来就是:剪力设计值进行调整(见《高规》第7.2.22条),截面控制条件从严(见《高规》第7.2.23条),承载能力折减(见《高规》第7.2.24条),满足构造要求(见《高规》第7.2.26条)。
此外连梁均应取与剪力墙相同的抗震等级。
(2)当连梁的跨高比不小于5时,梁的受力状态和一般框架梁相似,故可按框架的要求来设计。其抗震等级可取与框架梁相同。
提示中"由楼层竖向荷载传到连梁上的弯矩值很小,可略去不计。"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应加上此部分弯矩所产生的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