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选课
题库
2025卫生
讲师
考试资讯
员工核验
防骗
400-118-6070
登录
注册
(来学网)
我国目前实施的儿童基础免疫程序包括下列哪种疫苗
A.
(来学网)
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B.
(来学网)
百白破混合制剂
C.
(来学网)
卡介苗与麻疹疫苗
D.
(来学网)
乙型肝炎疫苗
E.
(来学网)
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所谓免疫程序,从广义上讲,是指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接种的先后次序及其要求。免疫程序主要包括儿童基础免疫程序和成人或特殊职业人群、特殊地区疫苗接种程序两种形式。免疫程序的设计,一般需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效果、人群免疫应答能力和实施免疫预防的具体条件等因素进行考虑,其具体内容涉及初次免疫起始月龄、全程免疫次数及其间隔时间、加强免疫年龄等。目前我国实施的儿童基础免疫程序见下表:
初次免疫时间的确定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月龄过小有母体被动抗体干扰而影响抗体产生。同时,月龄过小免疫功能形成不够完善也影响免疫应答。如果拖延接种时间必然会增加患病危险。因此,初次免疫起始月龄,一般从机体能产生理想免疫应答和受疾病威胁的起始月龄的时间来考虑。而接种次数,是保证机体形成有效保护作用所必需的。灭活疫苗1次接种仅仅起到动员机体产生抗体作用,一般产生抗体水平低、不持久,往往需要接种第2次或第3次才能使机体获得巩固的免疫力。不过活疫苗一般比灭活疫苗好。有的活疫苗1次免疫,就可产生理想的免疫应答。如果疫苗全程接种需要2次或3次,每次之间须有一定间隔。近年来研究表明,两次接种之间长间隔较短间隔产生免疫应答好,特别是含有吸附剂疫苗。因此,中断免疫程序的接种无须重新开始或增加接种次数。但是,长间隔势必推迟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时间,所以要求在1周以内完成儿童基础免疫。
上一题
下一题
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
急慢性传染病、媒介生物控制、消毒、医院感染(A1型题1)
试做
急慢性传染病、媒介生物控制、消毒、医院感染(A1型题2)
试做
急慢性传染病、媒介生物控制、消毒、医院感染(A1型题3)
试做
急慢性传染病、媒介生物控制、消毒、医院感染(A2型题)
试做
急慢性传染病、媒介生物控制、消毒、医院感染(A3型题)
试做
急慢性传染病、媒介生物控制、消毒、医院感染(B型题1)
试做
急慢性传染病、媒介生物控制、消毒、医院感染(B型题2)
试做
预防接种
试做
寄生虫病(A1型题1)
试做
寄生虫病(A1型题2)
试做
寄生虫病(A2型题)
试做
寄生虫病(A3型题)
试做
寄生虫病(B型题)
试做
地方病
试做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试做
×
友情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