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工程

1122.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中标一矿井的运输巷道工程,该巷道长度800m,坡度4°,净宽5.2m,净高4.0m,采用锚网喷支护。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为:巷道穿过细粒砂岩、泥岩、粉砂岩,岩石普氏系数f=4〜6;无断层、陷落柱等构造;预计工作面涌水小于3m^3/h。建设单位委托一监理单位负责该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控制。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工程开工后次月,施工单位完成巷道掘砌工程量48m,专业监理工程师在月末组织施工单位项目技术经理、建设单位项目代表共同对巷道锚喷支护工程进行了验收。现场质量验收选择了支护成型较好的20m巷道,随机选择了检查点2个,检查结果显示检查点各分项均合格,总监理工程师最终核定为质量合格。 事件2:巷道施工至255m时,顶板淋水增大,施工单位为作业人员购置了雨衣、雨裤等劳保用品,费用2万元。同时向监理单位提出对工作面进行钻探要求,探明巷道前方的水文地质情况。监理工程师认为建设单位已提供了详实的水文地质资料,未同意施工单位的申请,并要求继续施工。施工到260m时,工作面放炮后出现片帮冒顶并伴有涌水,揭露了破碎带。 监理工程师下达了设计变更通知单,巷道250〜260m段增设U型钢支架增强支护,巷道260〜275m变更为U型钢支架+混凝土支护,净断面不变。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变更编制了相关措施经审批后执行。巷道250〜275m设计变更前计划作业10天,变更后实际作业25天,增加费用80万元。该段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及时提出了索赔申请,索赔内容包括3项: (1)工期索赔15天; (2)购置劳保用品的费用2万元; (3)处理冒顶段巷道的费用80万元。 【问题】 1.事件1中的做法存在不妥,请给出正确的做法。 2.针对事件2,可采取哪些临时支护方法来预防工作面出现冒落事故? 3.事件2中,该巷道250〜275m段指定分项工程包括哪些项目? 4.针对事件2,分别说明施工单位的3项索赔内容能否成立?说明理由。
1123. 【背景资料】 某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000万吨/年,采用主、副斜井及两立井混合开拓方式,单水平盘区式开采。主斜井设计倾角5.5°,斜长2500m,直墙半圆拱形断面,净断面面积16.5m^2。 副斜井设计倾角5.5°,斜长2455m,直墙半圆拱形断面,净断面面积21.5m^2。两斜井相距40m,间隔80m左右设有联络巷。 主、副斜井井口采用明槽开挖法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护。施工时明槽内涌水量达到4m^3/h,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确保了工程顺利施工。表土及基岩风化带暗挖段采用普通法施工,小导管超前支护,钢拱架金属网喷射混凝土一次支护,素混凝土二次支护。 主、副斜井基岩段采用钻爆法施工,锚、网、喷支护。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制定了机械化配套方案实施快速施工。利用气腿式凿岩机钻眼,3.5m中深孔炮眼全断面光面爆破,装载机配合自卸车运输排矸,锚网喷临时支护,滞后工作面100m再进行全断面复喷成巷永久支护。利用联络巷实现了主、副斜井掘进与支护交替作业,高效地完成了两井筒施工任务。 【问题】 1.针对斜井明挖施工明槽内出现的涌水,施工单位可采取哪些具体应对措施? 2.主、副斜井基岩段施工作业存在哪些不合理之处?说明理由,并进行调整。 3.主、副斜井同时施工,如何解决长距离通风工作面风量不足的问题?通风机应如何布置? 4.主、副斜井采用掘进与支护交替作业方式具有哪些特点? 5.主斜井的漏水量标准为多少m^3/h
1124. 【背景资料】 某建设单位投资建设冶金矿山工程项目,委托招标机构对项目进行公开招标。该招标机构于6月5日发布招标公告,公告通知6月10日至12日在建设大厦发售项目投标资格预审文件,并要求拟投标人在6月15日24点前交回资格预审申请文件。 6月20日,招标机构向通过预审资格的A、C、D、E、F、G六家施工企业发售了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人提交60万元投标保证金,并在购买招标文件时一并缴付。据招标方估算,投标保证金金额为工程估价的3%左右。 招标机构从当地专家库中抽取了3名技术、经济专家,外加2名建设单位代表以及招标机构负责人共6人组成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进行审查评定。 7月14日,A、C、D、E、F、G六家施工企业均向招标机构报送了密封的投标文件。 7月15日上午9:30,G企业向招标机构提交退出投标的书面通知,C企业递交了一份密封的投标补充材料。7月15日上午10:00,项目在建设大厦会议厅开标,最终C企业中标。 7月25日,中标的C企业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为转移风险,经建设单位同意,C企业将井筒预注浆工程进行了专业分包。 2个月后,招标机构退还了G企业的投标保证金。 【问题】 1.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中的要求有哪些不妥?说明理由。 2.组建的评标委员会存在什么问题?招标投标法对其组建有哪些要求? 3.C、G企业的做法是否合理?招标机构针对G企业退出投标的处理有何不妥?应该如何处理? 4.C企业的分包行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1125. 【背景资料】某立井井筒工程施工采用公开招标,井筒设计净直径8m,深度920m,其中表土段600m,冻结法施工,工程估算价1.5亿元人民币。招标文件规定,本工程投标保证金为60万元。 A、B、C、D、E五家施工单位通过了资格预审,并购买了招标文件。五家施工单位均按要求在规定时间提交了投标文件。工程开标后,施工单位A因对工程风险因素估计不足,决定放弃投标。于是,主动向评标委员会提出书面澄清文件,要求撤销投标文件,并申请退还投标保证金。 经过综合评标,施工单位B中标,随后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为加强施工成本控制,施工单位项目部成立了施工成本管理小组,对该工程施工成本进行认真估算,编制了成本计划并制定了成本控制措施。成本管理小组对工程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识别,列出了风险清单,并根据风险特征确定了风险应对措施,其中针对工伤事故风险,采取了3项防范措施:(1)强化安全和规程教育;(2)增加临时支护措施投入;(3)为作业人员购买安全保险。 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井筒深度增加了50m。建设单位决定按施工单位投标书中井筒单价,增加50m的费用对该设计变更进行补偿。 工程施工中,当地突发5.0级地震,造成现场道路和施工用房经济损失32万元,施工单位的一台价值36万元施工设备损坏报废,建设单位采购的工程材料损毁损失23万元,现场清理及恢复施工条件花费16万元,施工人员窝工及设备闲置费用18万元。 【问题】 1.本工程的投标保证金为60万元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评标委员会是否应受理施工单位A的书面澄清文件?招标人是否应退还施工单位A的投标保证金?分别说明理由。 3.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据包括哪些内容? 4.施工单位B制定的工伤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各属于哪种风险管理策略? 5.建设单位对设计变更的费用补偿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6.针对地震灾害,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各应承担多少损失?列出明细。
1126. 【背景资料】 某矿井主斜井设计断面为直墙半圆拱形,净宽5.0m、净高4.0m,倾角8°,斜长426m。井筒表土段设计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护;基岩风化带设计采用U36钢棚+金属网+混凝土联合支护,钢棚间距600mm;基岩段设计采用锚网喷支护,锚杆为Φ20×2000mm的螺纹钢树脂锚杆,间排距为800mm×800mm,喷射混凝土厚度1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施工单位编制的主斜井施工方案如下:表土段采用明槽开挖法施工;基岩风化带采用暗挖法施工,选用履带行走掘进机掘进,架棚紧跟工作面,每掘进6m浇筑一次混凝土井壁;基岩段采用普通钻眼爆破法、正台阶施工方案,爆破及安全检查后初喷混凝土50mm,锚杆安装后进行复喷成巷。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主斜井86m~124m基岩风化带,为了快速通过渗水影响地段,施工单位未经监理单位同意将钢棚垂直底板进行架设,钢棚间拉杆从7根调整为2根。掘进到108m时,工作面后15架钢棚倒塌,引发冒顶事故,造成工作面2人当场死亡、7人重伤、2人轻伤,其中1名重伤人员送至医院第8天医治无效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30万元。事故调查发现,当班部分矸石没有清理干净,支架底座坐落在浮矸上,浮矸受积水和掘进机反复碾压后泥化。 事件2:该斜井施工到斜长260m处时,发现围岩比较坚硬,为加快施工速度,施工单位采用“少打眼、多装药”的全断面一次起爆方法进行掘进,敲帮问顶后直接安装锚杆,最后一次性喷射混凝土成巷。工序验收时,施工班组以每三个作业循环作为一个检查点进行检查,在断面的两帮(腰线)和顶底板中央共设4个测点,利用十字观测法进行测量。 【问题】 1.事件1中,造成斜井冒顶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写出事件1中事故的等级并说明该等级的判别标准。 3.纠正事件2中施工单位技术措施和工序验收中的不妥做法。 4.说明斜井井筒基岩段施工中锚杆支护工程验收的主控项目及要求。
1127. 【背景资料】 某施工企业承包施工某矿山井下轨道运输大巷,大巷布置在底板岩层中,穿越岩层f=40~60MPa,属中等稳定。已探明地质构造在《地质报告》说明书及所附图中作了叙述并标注。巷道设计为半圆拱形断面,采用锚喷支护。 施工单位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设计、地质资料编制了施工方案。采用多台风动凿岩机打眼,爆破破岩,耙斗装岩机装岩,专用锚杆钻机打眼并安装锚杆,湿式混凝土喷射机喷混凝土;两掘一喷,临时支护采用锚杆支护。正常施工期间工作面作业人员18人,主要设备耙斗装岩机1台,湿式混凝土喷射机1台,凿岩机6台,锚杆钻机2台等设备。该施工方案经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 施工单位在巷道施工至370m时,放炮通风后,出矸人员直接进入作业面准备出野,在准备过程中发生冒顶事故,导致作业面上固定耙斗机前端滑轮、锚桩的2名工人被埋,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同时造成作业面停工和部分施工机械、工器具损坏、工程材料损失,共延误工期15d。 冒顶事故发生抢险结束后,通过事故调查确认,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突遇陷落柱。通过地质探查该陷落柱呈椭圆形,长轴沿巷道轴线10m左右,短轴垂直巷道轴线8m左右,柱内岩石破坏严重且呈碎块状。 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索赔的内容包括:事故造成的施工机械、工器具、工程材料损失费,停工期间设备台班费及租赁费,停工期间人工窝工费用,工期顺延。 【问题】 1.该轨道运输大巷施工单位作业人员违反了哪些顶板管理规定? 2.冒顶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应做好哪些工作? 3.巷道穿越背景中严重破碎岩层陷落柱应采取哪些施工措施? 4.本次冒顶事故属于哪一安全事故等级?事故调查组应由哪些人员组成? 5.施工单位应以何理由提出索赔?施工单位应如何计算各项索赔费用?说明申请工期索赔的条件。
1128.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主井井筒工程,井筒设计深度500m。合同约定分项工程量增减10%以内时,按已有类似工程综合单价调整。建设单位提供了距离该主井井筒40m的普通地质钻孔资料作为井筒检查孔资料,施工单位据此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通过监理审批后组织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在井筒施工到450m深度时发现了井筒地质资料没有揭示的断层,围岩破碎严重,施工过程中出现有局部岩帮冒落的情况,原锚杆支护井壁的设计方案达不到支护效果,施工单位口头提出要求变更支护方案。 事件2:在继续掘进前,施工单位对断层进行了探水作业,发现含水层涌水量远远大于地质资料提供的井筒涌水量,造成井筒排水费用大幅度增加,井筒施工速度降低,施工单位采取了注浆和更有力的排水措施。同时,设计单位根据断层涌水的影响,决定延深井筒深度,并出具了井筒延深40m的设计变更。 根据事件1和事件2,建设单位同意就井筒涌水量大及设计变更调增合同价款,施工单位提出了相应的索赔和调增价款报告。 【问题】 1.事件1中,施工单位要求变更支护方案,监理单位应如何处理?针对该井筒条件和围岩破碎的情况,施工单位可采用哪些加强支护的措施?说明这些措施的作用。 2.事件1中,施工单位可以进行工程索赔的理由是什么?如何确定相关索赔费用? 3.事件2中,施工单位接到设计变更后,进行索赔的程序是什么? 4.事件2中,井筒延深40m,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价款调增?
1129. 某建设单位就一工业厂房工程编制了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中规定该工程投标报价执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经过对5家投标单位评标后,确定甲施工单位中标,建设单位与该中标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部分条款约定:本工程采用综合单价计价模式,工程材料预付款为合同金额(扣除措施费和暂列金额)的10%。 在工程投标及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投标过程中,乙施工单位在投标总价基础上下浮5%进行报价,并给出了书面说明。经评标小组核算后,发现该施工单位报的下浮部分包含有不可作业竞争性费用,最后给予废标处理。 事件二:甲施工单位投标报价情况为:土石方工程清单工程量420m³,采用放坡开挖,定额工程量650m³,定额单价人工费为8.40元/m³,材料费为12.0元/m³,机械费1.60元/m³。分部分项工程清单费用合计为8200万元,措施费项目清单合计为360万元,其他项目清单合计为120万元(其中:暂列金额为85万元,总包服务费为30万元,计日工费5万元),规费为225.68万元。该工程企业管理费费率为15%,利润为5%,增值税9%。 事件三:甲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总承包合同后,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主持并组织编制了详细施工组织设计,经该项目经理审批后报监理审核,组织实施。 事件四: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发现地质勘查报告中未显示的大型报废设备基础。经施工单位及时与业主和监理协商,确定以爆破的方式进行拆除,项目部编制了拆除爆破方案。实施后发生费用12万元,考虑管理费及利润等综合费用为14.4万元,工期拖延7天,甲施工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向建设单位递交了索赔报告。 【问题】 1、事件一中,评标小组的做法是否合理?不可作业为竞争性费用项目分别是什么? 2、事件二中,甲施工单位所报的土方开挖分项工程综合单价是多少(单位:元/m³)?,中标造价是多少万元?工程预付款金额是多少万元?(需列式计算,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事件三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有哪些不妥之处?请给出正确的做法。 4、事件四中,拆除爆破方案设计应考虑哪些安全允许距离?施工单位的索赔内容有哪些?
1130. 某施工单位承建巷道工程,该巷道净断面20㎡,所穿过的岩层属于IV~V类稳定性围岩,采用锚喷支护,锚杆长度2.0m,间排距800mm×800m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厚度100mm,同时架设钢棚支架,支架间距0.8m,地质资料预计该巷道将通过断层破碎带。 施工单位采用钻爆法掘进,气腿式风动凿岩机钻眼。凿岩机操作人员开始钻眼时,领钎工戴着手套点好周边眼眼位,要求周边眼的眼底落在掘进断面轮廓线外50mm处。钻眼完毕后,班组长立即通知爆破工进行装药,此时爆破工在临时水泵房内刚完成起爆药卷的装配工作,接到装药通知后,立即到工作面迎头进行炮眼装药工作。装药过程中,班组长发现工作面围岩破碎,认为巷道已遇断层破碎带,经监理单位同意,采取了减少装药量(周边眼间隔装药)、缩小钢棚支架间距、钢棚架设支护紧跟工作面迎头的措施。装药结束,经瓦斯检查工检查瓦斯后,进行了爆破。 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烟被吹散,班组长、爆破工和瓦斯检查工进入爆破工作面,发现钢棚支架崩坏、支架间拉杆脱落。在工作面进行敲帮问顶安全检查时,钢棚支架突然发生倾倒,支架顶部大块岩石冒落,将班组长等3人砸成重伤,冒落事故致使巷道施工工期滞后15d0事故处理完毕后,施工单位以地质资料(遇断层破碎带)不详为由向建设单位提出工期顺延的要求。 【问题】 1.针对施工单位在钻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写出其正确的做法。 2.为安全通过该巷道断层破碎带,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冒顶事故属于哪一等级?说明理由。 4.施工单位提出工期顺延的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1131.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A中标了一矿区机修厂工程。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规定: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合同总价为1250万元,总工期为8个月,按月结算工程款;工程预付款为合同总价的10%,在工程最后两个月平均扣回;建设单位从第一个月起从每月工程进度款中扣除10%作为保修金,保修金为合同总价的5%。 施工单位A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勘查资料,制定了基坑支护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查通过。经建设单位同意,施工单位A将厂房的基坑开挖工程分包给了专业的土方施工单位B。分包合同约定:土方工程量估计为12万m³,单价为6元/ m³;实际工程量超过估计工程量10%时调整单价,单价调整为5.5元/ m³;最终按实际工程量结算。 基坑开挖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发现基坑侧壁出现裂缝,通知施工单位A停止施工,将人员撤离。但项目经理考虑到工期紧张,未通知B单位。结果3个小时后,基坑侧壁突然坍塌,3名施工人员受重伤,部分机械损坏。事后统计事故经济损失为6万元,影响工期10d。事故调查表明因地质勘查数据不准确,造成了支护方案不当。重新确定支护方案后,工程继续施工。土方工程最终工程量为16万m³。 经施工单位A的努力,工程按期完工。施工期间各月完成的产值如下表所示: [0012919_5.gif] 【问题】 1.工程预付款可用于哪些项目的开支? 2.根据各月完成的产值,分别计算4月份、9月份、10月份施工单位A可获得的工程款。 3.不考虑工程索赔,土方工程的最终工程款是多少? 4.该基坑工程事故应由谁负责? 5.施工单位B应向谁索赔?说明理由。
1132. 【背景资料】某矿井主排水泵房断面为直墙半圆拱形,正常段掘进断面面积32㎡,围岩以中砂岩为主,普氏系数f=6~8, 围岩裂隙发育。设计要求爆破后首先初喷混凝土封闭成形,然后铺网安装锚杆作为初期支护,待硐室掘进完成后再安装锚索、二次喷射混凝土作为永久支护。 某矿建单位承担了该泵房的施工任务,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某次爆破后,监理工程师发现硐室拱顶和岩帮有明显出水点,影响喷射混凝土质量。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在喷射混凝土前做好治水工作。 事件2:采用正台阶法施工时,上台阶工作面超前4.0m,上台阶爆破后完成初期支护,然后进行下台阶爆破和初期支护。下台阶爆破后有大量块度大于500mm 的矸石,施工单位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现场分析研究后,专家组给出了妥善的解决方案。施工单位据此提出专家咨询费用合计5.0万元的索赔。 事件3:某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开展地应力测试工作,需要施工单位安排专用钻机和4名工人配合工作,并占用场地5d。施工单位配合完成测试工作后,提出了相应索赔。 事件4:某次锚杆抗拔力现场检验时,监理工程师发现上台阶工作面空顶距达2.5m, 要求立即进行临时支护并喷射混凝土封闭。当班班长立即安排工人进行临时支护,施工作业中发生了落石伤人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而在距工作面25m 处进行的锚杆拉拔试验结果表明,抽检的3根锚杆中2根拉拔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问题 1. 针对事件1,施工单位应如何做好治水工作? 2. 针对事件2,块度大于500mm 的矸石会造成哪些问题?块度大的原因有哪些?分析说明专家咨询费用的索赔是否合理。 3. 针对事件3,施工单位索赔的内容和理由各是什么? 4. 针对事件4,分析工作面临时支护发生伤亡事故的原因。造成锚杆拉拔力不足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