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

1989.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的一座分离式隧道,双向6车道,宽2x14m。左线ZK44+300~ZK45+700,长度1400m,右线YK4+310~vk45+722.3,长度1412.3m,洞身围岩为Ⅱ级~Ⅲ级,施工单位按新奥法组织施工,为防止左右洞在同一断面同时开挖,对两隧道之间围岩产生较大的影响,采用右洞从进口主攻、左洞从出口主攻的方法开挖。隧道立面示意图见下图。 [514720_6.gif] 事件一:技术员甲认为全断面开挖发的特点是工作空间较小、施工速度快、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且全断面开挖法具有较小的断面进尺比,每次爆破震动强度较小,爆破对围岩的震动次数少,有利于围岩的稳定。考虑到该隧道地质情况与进度要求,所以该隧道应采用全断面开挖。同时针对该隧道掘进到地质不良围岩破碎地带,应采取“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的基本原则。 事件二:支护施工中,施工单位采用的工序包括:①开挖;②超前支护;③初喷;④锚杆、钢筋网、钢拱架;⑤复喷至设计厚度。 事件三:隧道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发生場方冒顶事故,项目部加强了施工监控量测,量测项目有地质和支护状况,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洞内外观察、围岩体内位移、支护及衬砌内应力。 事件四:项目部还实行安全目标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进入隧道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知识教育,接受安全技术交底;电钻钻眼应检育把手胶套的绝缘是否良好,电钻工应戴棉纱手套,穿绝缘胶鞋;爆破作业人员不能着化纤服装,炸药和雷管分别装在带盖的容器内用汽车一起运送;隧道开挖及衬砌作业地段的照明电器电压为110~220V,同时加强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通风设施由专职安全员兼管。 【问题】 1.该隧道内的施工排水用什么方法? 2.改正事件一中技术员甲对全断面开挖法特点阐述的错误之处O水项目针对该隧道掘进到地质不良围岩破碎地带采用施工,还应谨循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什么? 3.写出事件二正确的支护施工工序。 4.补充事件三中本项目施工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并指出隧道监控量测时出现冒顶場方的危险信号(征兆)有哪些? 5.指出并改正事件四中项目部安全管理措施中的错误。
1990.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承接了某高速公路路面的施工任务。路面结构形式为:上面层采用4cm厚AC-13,中面层采用6cm厚AC20,下面层采用8cm厚AC-25,基层和底基层均采用30cm厚水泥稳定碎石。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进度计划,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双代号网络图如图5所示。 [514242_3.gif] 项目投标和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本项目招标文件按照《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编制,项目招标采用双信封形式,不进行资格预审。招标文件对评标办法进行了规定:评标委员会对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投标文件的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人员、技术能力等因素进行评分,按照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对排名在招标文件规定数量以内的投标人的报价文件进行评审,按照评标价由低到高的顺推荐中标候选人。 事件二:基层施工前,施工单位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完成了以下工作:①月标配合比设计;②原材料检验:施工参数确定;④生产配合比设计。其中生产配合比设计完成的技术内容有:确定料仓供料比例、确定水泥稳定材料的容许延迟时间、选择级配范围、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 事件三:施工单位编制了详细的基层、底基层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如下: (1)基层混合料采用间歇式拌合生产工艺,拌合时间应不少于10s。 (2)施工时为减少基层裂缝,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应限制水泥用量。 (3)用7d龄期抗弯拉强度作为基层施工质星控制的主要指标。 (4)天气炎热或运距较远时,混合料的含水率可高于最佳含水率1个百分点。 事件四:施工单位采用两台摊铺机进行面层摊铺施工,两机前后错开15m。施工过程中,突遇降雨,施工单位停止了摊铺作业,并对已卸下的混合料、尚未压实的混合料以及纵向冷接缝进行了处理。 【问题】 1.根据双代号网络图,确定计算工期T(和关键线路,并计算工作时间参数TF4-7、LS2-6. 2.事件一中,该项目采用哪种评标办法?投标人在双信封中应分别封装什么文件? 3.写出事件二中设计流程①→④的正确排序(以“④→①→③一……”格式作答)。指出不属于生产配合比设计的内容,并补充缺项内容。 4.逐条判断事件二中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5.事件四中,施工单位应对混合料和冷接缝分别采取哪些处理措施?
1991.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跨湖区某大桥的滩地引桥施工,该引桥全长2420m,共44孔,每孔跨径55m。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跨布置为四跨一联,采用MSS55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每联首跨施工长度为55m+8m,第2、3跨施工长度为55m,末跨施工长度为47m。 事件一:移动模架两主梁通过牛腿支承托架支撑在桥墩墩杆或承台上,模板系统由两主梁支承(如图4-1、图4-2所示) 首跨施工主要工序为:(1)移动模架安装就位、调试及预压;(2)工序D;(3)底模及支座安装;(4)预拱度设置与模板调整;(5)绑扎底板及腹板钢筋;(6)预应力系统安装;(7)内模就位;(8)顶板钢筋绑扎应力;(9)工序E;(10)混凝土养护、内模脱模;(11)施加预应力、(12)工序F;(13)落模拆底模;(14)模架纵移。 [515732_7.gif] [515815_8.gif] 首跨施工完成后,开始移动模架,移动程序包括:(注梁(横梁)横向内移;(2)主梁(横梁)横向外移;(3)主梁(导梁)纵移过孔;(4)主梁(横梁)及模板系统就位;(5)解拆模板、降下主梁。 事件二:模板安装完毕后,施工单位在浇筑混凝士前,对其平面位置及尺寸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了检查。 事件三:箱梁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为50MPa,施工过程中按规范与试验规程要求对混凝土取样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进行强度评定,试件以同龄期者三块为一组,并以同等条件制作和养护,经试验测定,第一组三块试件强度分别为50.5MPa、51.5MPa、61.2MPa,第二组三块试件强度分别为50.5MPa、54.7MPa、57.1MPa,第三组三块试件强度分别为50.1MPa、59.3MPa、68.7MPa。 事件四:上部结构箱梁移动模架法施工中,施工单位采取了如下做法: (1)移动模架作业平台临边护栏用钢管制作,并能承受1000N的可变荷载,上横杆高度为1.2m; (2)模架在移动过孔时的抗倾覆系数不得小于1.5; (3)箱梁混凝士抗压强度评定试件采取现场同条件养护; (4)控制箱梁预应力张拉的混凝土试件采取标准养护。 事件五: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要求,施工单位对该桥梁施工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总体风险评估为Ⅲ级,施工过程中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实行动态管理。 【问题】 1.写出图4-1、图4-2中构件A、B、C的名称。 2.事件一中,写出箱梁施工的主要工序D、E、F的名称。写出首跨施工完成后模架移动的正确顺序(用编号表示)。 3.事件二中,对安装完毕的模板还应进行哪些检查? 4.分别计算或评定事件三中三组试件的混凝士强度测定值。 5.逐条判断事件四中施工单位做法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的做法。 6.事件五中,是否需要对移动模架箱梁施工进行专项风险评估?为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动态管理,当哪些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1993. 【背景资料】 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甲承接一座桥梁工程。桥梁起点号为K0+126,终点号为K0+237,桥宽8.0m,3孔,其跨径布置为(40+31+40)m,上部结构用(40+31+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板式桥墩,桥台采用钢筋混凝土轻式桥台,桩基均为钻孔灌注桩。由于一些特殊原因,甲单位的人手不足,为保证如期完成改项目,甲单位将该项目的耕基础工程分包给第②项正确。乙单位,由乙单位负责该项目桩基础部分的施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根据施工现场实际环境,发现该项目所处地域水位较深,经项目部开会研讨,确定了施工方法,由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组织施工队进行施工作业。其施工拟定的主要工序:埋设护筒→A→钻孔一清底→B吊装一灌注水下混凝土。 事件二:施工过程中,项自经理对施工提出来很多要求,部分摘录如下。 ①护筒要求坚固耐用,不漏水,高度宜高出水面1.5m。当钻孔内有承压水时,应高于稳定度承压水位1.0m以上。②在钻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后,应采用适当器具对孔深、孔径和孔的倾斜度进行检验,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清孔。③在吊入钢筋骨架后,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应再次检查孔内的泥浆指标和孔底沉淀厚度;如超过规定,使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代替清孔。④水下混凝土一般用钢导管灌注,导管应自上而下顺序编号,单节导管做好标示尺度,导管吊装设备能力应充分满足施工要求。导管应定时进行水密试验,以确保桩基施工质量。 事件三:施工完成后,发现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出现空洞和夹层泥的现象。 事件四:施工单位完成合同约定内容后,有关各方按照交工验收程序进行相关的工作。 【问题】 1.写出事件一中A和B的工序名称。 2.护筒的作用是什么? 3.事件二中,各项要求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做法。 4.试分析事件三中桩身混凝土出现空洞和夹泥层的原因,并给出防治措施 5.甲施工单位将该项目桩基础工程分包给乙施工单位的行为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6.请简述交工验收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