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笔记六

2017年05月27日 来源:来尚学教育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笔记六
  第四单元 喘证
  细目一:概述
  一、喘证的概念及源流
  1.喘证的概念
  喘即气喘、喘息。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翕动,不能平卧为特征 者,谓之喘证。
  2.喘证的源流
  喘证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所言“上气”即是指气喘、肩息、不能平卧的证候,辨证已分虚实,并列方治疗。
  二、喘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喘证的常见病因
  外因:外邪侵袭,重感风寒,邪袭于肺;或表寒内热,或因风热外袭。
  内因:饮食不当,过食生冷、肥甘,或嗜酒伤中;情志所伤,忧思气结,或郁怒伤肝;劳欲久病,肺肾亏虚。
  二、喘证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喘证的病位主要在肺和肾,涉及肝脾。
  基本病机为痰邪壅肺,宣降不利;或精气虚衰,肺肾出纳失常。
  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喘在肺,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邪壅肺气,宣降不利所致;虚喘责之肺、肾,因阳气不足、阴精亏耗,而致肺肾出纳失常,且尤以气虚为主。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喘证的诊断要点
  1.以喘促短气,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翕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2.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二、喘证与哮病、气短的鉴别
  1.喘证与哮证的鉴别
  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哮指声响而言,必见喉中哮鸣有声,有时亦伴有呼吸困难。喘未必见哮,而哮必兼喘。
  2.喘证与气短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一、喘证的辨证要点
  喘证的辨证首当分清虚实。实喘者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 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病势多急;虚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 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病势徐缓,时轻时重,遇劳则甚。
  实喘又当辨外感内伤。虚喘应辨肺虚,肾虚,心气、心阳衰弱。肺虚者劳作后气短不足以息,喘息较轻,常伴有面色白,自汗易感冒;肾虚者静息时亦有气喘,动则更甚,伴有面色苍白、颧红,怕冷,腰酸膝软;心气、心阳衰弱时,喘息持续不已,伴有紫绀,心悸,浮肿,脉结代。
  二、喘证的治疗原则
  喘证的治疗应分清虚实邪正。实喘治肺,以祛邪利气为主。 区别寒、热、痰、气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宣肺,清化肃肺,化痰理气的方法。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或补肺,或健脾,或补肾,阳虚则温补之,阴虚则滋养之。 至于虚实夹杂、寒热互见者,又当按具体情况分清主次,权衡标本,辨证选方用药。
  【须牢记的架构图】

  三、风寒壅肺、表寒肺热、痰热郁肺、痰浊阻肺、肺气郁痹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1.风寒壅肺证
  主症:喘息咳逆,呼吸急促, 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常有头痛,恶寒,或有发热,口不渴,无汗。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治法:宣肺散寒。
  代表方: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常用药:麻黄、紫苏、半夏、橘红、杏仁、苏子、紫菀、白前。
  2.表寒肺热证
  主症:喘逆上气, 胸胀或痛,息粗,鼻煽,咳而不爽,吐痰稠黏,伴形寒,身热, 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苔薄白或薄黄,舌边红,脉浮数或滑。
  治法: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代表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黄芩、桑白皮、石膏、苏子、杏仁、半夏、款冬花。
  3.痰热郁肺证
  主症:喘咳气涌, 胸部胀痛,痰多质黏色黄或夹有血色, 伴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口渴而喜冷饮,面赤,咽干,小便赤涩,大便或秘,舌质红,舌苔薄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代表方:桑白皮汤加减。
  常用药:桑白皮、黄芩、知母、大贝母、射干、瓜蒌皮、前胡、地龙。
  4.痰浊阻肺证
  主症:喘而胸满闷塞, 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 兼有呕恶,食少,口黏不渴,舌苔白腻,脉象滑或濡。
  治法: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代表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常用药:法半夏、陈皮、茯苓、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杏仁、紫菀、旋覆花。
  5.肺气郁痹证
  主症: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 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 但喉中痰鸣不著,或无痰声。平素常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苔薄,脉弦。
  治法:开郁降气平喘。
  代表方:五磨饮子加减。
  常用药:沉香、木香、川朴花、枳壳、苏子、金沸草、代赭石、杏仁。
  四、肺气虚耗、肾虚不纳、正虚喘脱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1.肺气虚耗证
  主症: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或见咳呛痰少质黏,烦热而渴,咽喉不利,面颧潮红,舌质淡红或有苔剥,脉软弱或细数。
  治法:补肺益气养阴。
  代表方: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黄芪、冬虫夏草、五味子、炙甘草。
  2.肾虚不纳证
  主症: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呼则难升,吸则难降,气不得续,形瘦神惫,跗肿,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或黑而润滑,脉微细或沉弱;或见喘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足冷,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补肾纳气。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常用药:附子、肉桂、山萸肉、冬虫夏草、胡桃肉、紫河车、熟地、当归、蛤蚧。
  3.正虚喘脱证
  主症: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煽气促,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咳喘欲绝,或有痰鸣,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
  治法: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代表方: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常用药:人参、黄芪、炙甘草、山萸肉、冬虫夏草、五味子、蛤蚧、龙骨、牡蛎。
  五、常见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肺气虚耗证,兼中气虚弱,肺脾同病,清气下陷,食少便溏,腹中气坠者,配合补中益气汤,补脾养肺,益气升陷。
  肾虚不纳证,肾阴虚者,不宜辛燥,宜用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加减以滋阴纳气。

来尚学教育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尚学教育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尚学教育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尚学教育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尚学教育—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尚学教育(点击进入)

最新资讯
获客广告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