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练习】2020初级中药士考试《中医学基础》章节精选练习12
2019年12月03日 来源:来学网中医学基础 第十二单元 防治原则
一、A1
1、以下适用于“从治”的是
A、虚者补之
B、热因热用
C、寒者热之
D、实者泻之
E、热者寒之
2、若肝癌患者身体赢弱无力极为严重,腹大如鼓,此时治疗时应
A、扶正
B、祛邪
C、先扶正后祛邪
D、先祛邪后扶正
E、祛邪扶正兼顾
3、下列哪些病人需要“急则治其标”
A、外感病后期,遗留的咳嗽
B、大出血的病人
C、肺痨咳嗽
D、热病后期伤及人体阴液
E、虚入外感
4、标病本病并重时应采用的治疗原则是
A、正治与反治
B、急则治其标
C、缓则治其本
D、标本兼治
E、扶正祛邪
5、“寒者热之”属于
A、正治
B、反治
C、因时制宜
D、因人制宜
E、因地制宜
6、下列对“正治”法的定义描述正确的是
A、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特殊的治疗法则
B、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
C、是顺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特殊的治疗法则
D、是顺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
E、又叫从治法
7、下列不属于正冶法的治疗方法是
A、虚则补之
B、热者寒之
C、实则揭之
D、寒者热之
E、通因通用
8、下列不属于反治法的冶疗方法是
A、实则泻之
B、寒因寒用
C、通因通用
D、塞因塞用
E、热因热用
二、B
1、A.标本同治
B.先扶正后祛邪
C.单用扶正
D.急则治其标
E.单用祛邪
<1> 、治疗气虚感冒患者,宜选用的治则是
A、
B、
C、
D、
E、
<2> 、治疗二便不利,宜选用的治则是
A、
B、
C、
D、
E、
2、A.审因论治
B.标本兼治
C.因人制宜
D.因时制宜
E.因地制宜
<1> 、上述理论依据中,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确立治则的是
A、
B、
C、
D、
E、
<2> 、上述理论依据中,结合不同季节气候特点确立治则的是
A、
B、
C、
D、
E、
3、A.扶正
B.祛邪
C.扶正与祛邪兼用
D.先祛邪后扶正
E.先扶正后祛邪
<1> 、适合用于正虚邪实病证的治疗原则是
A、
B、
C、
D、
E、
<2> 、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
A、
B、
C、
D、
E、
<3> 、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的病证的治疗原则是
A、
B、
C、
D、
E、
<4> 、适用于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人的冶疗原则是
A、
B、
C、
D、
E、
4、A.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
B.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寒性症状的病证
C.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
D.用通利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泻症状的病证
E.用补益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
<1> 、寒因寒用的治疗方法连用于治疗
A、
B、
C、
D、
E、
<2> 、通因通用治疗方法适用于治疗
A、
B、
C、
D、
E、
<3> 、热因热用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治疗
A、
B、
C、
D、
E、
<4> 、属于正治的治疗方法是
A、
B、
C、
D、
E、
<5> 、塞因塞用的治疗方法连用于治疗
A、
B、
C、
D、
E、
5、A.正治
B.反治
C.治标
D.分治
E.同治
<1> 、寒者热之属于
A、
B、
C、
D、
E、
<2> 、塞因塞用属于
A、
B、
C、
D、
E、
6、A.因时制宜原则
B.因地制宜原则
C.因人制宜原则
D.正治原则
E.反治原则
<1> 、妊娠期妇女禁用或慎用破血,滑利,或有毒药物在治疗上属于
A、
B、
C、
D、
E、
<2> 、外感风寒证时,东南温热地区多用荆芥、防风属于
A、
B、
C、
D、
E、
<3> 、“用寒远寒,用温远温,用热远热”属于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反治是指所用药物的性质、作用趋向顺从病证的某些表象而治的一种治则。这一治则采用与病证表现的假象性质相一致的方药进行治疗,故又称为“从治”,适用于本质与现象不完全一致的病证。常用的反治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热因热用
(2)寒因寒用
(3)塞因塞用
(4)通因通用
【该题针对“预防与治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盛,以正虚为主的病人,因正气过于虚弱,兼以攻邪,则反而更伤正气,故应先扶正后祛邪。
【该题针对“预防与治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若标病甚急,如不及时解决,会影响本病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则应先治其标,待病情稳定后,再治其本病。如大出血病人,无论属于何种出血,均应采取应急措施,先止血以治其标,待血止后,病情缓和,再治本病。
【该题针对“预防与治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当标病与本病并重时,则应标本兼治。
【该题针对“预防与治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临床常采用的正治方法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
【该题针对“预防与治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临床常采用的正治方法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
【该题针对“预防与治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临床常采用的正治方法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
【该题针对“预防与治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反治的治疗方法包括:①热因热用;②寒因寒用;③塞因塞用;④通因通用。
【该题针对“预防与治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B
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标本兼治:指标病本病并重,或标本均不太急时,则当标本兼顾。
【该题针对“预防与治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急则治标:指标病急重,甚则影响本病的治疗,则当先治其标病。
2、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因人制宜,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选用适宜的方药
【该题针对“预防与治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因时制宜,是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选用适宜的方药。
3、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正虚邪盛,单扶正则易留邪,单祛邪则易伤正的病证。
【该题针对“预防与治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如气虚、阳虚的病人,应采取补气、补阳的方法治疗;阴虚、血虚的病人,应采取滋阴、补血的方法治疗。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顾扶正反而会助邪的病证。
【该题针对“预防与治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盛,以正虚为主的病人,因正气过于虚弱,兼以攻邪,则反而更伤正气,故应先扶正后祛邪。
【该题针对“预防与治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4、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该办法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热假寒证。
【该题针对“预防与治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泻症状的病证。该办法适用于食积所致的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瘀血所致的崩漏,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病证。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热因热用是以热治热,即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假热证。
【该题针对“预防与治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义称逆治。即通过分析疾病的临床证候,辨明疾病的寒热虚实,然后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不同方法去治疗。答案中“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寒性症状的病证”采用的是”寒者热之”的治疗方法。
【该题针对“预防与治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塞因塞用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虚性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适用于因虚而闭阻的真虚假实证。
【该题针对“预防与治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5、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寒者热之是指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方药来治疗。它是正治的一种方法。
【该题针对“预防与治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塞因塞用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虚性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它是反治的一种方法。
【该题针对“预防与治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6、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叫做”因人制宜”。妊娠期妇女禁用或慎用破血,滑利,或有毒药物在治疗上属于因人制宜。
【该题针对“预防与治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即为“因地制宜”。如外感风寒证,西北严寒地区,用辛温解表药量较重,常用麻桂;东南温热地区,用辛温解表药量较轻,多用荆防,就是这个道理。
【该题针对“预防与治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因时制宜: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正是这个道理。
【该题针对“预防与治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来尚学教育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尚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