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妇产科护理学主管护师考点总结:妊娠期母体变化
2019年11月23日 来源:来学网第二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一、生理变化
(一)生殖系统
子宫变化最大
子宫体:随孕月逐渐增大变软,孕晚期呈右旋。自妊娠14周出现不规则无痛性收缩,称Braxton Hicks收缩。
子宫变化
宫体 |
非孕时 |
妊娠足月时 |
容量 |
5ml |
5000ml(1000倍) |
大小 |
7×5×3cm |
35×22×25cm |
子宫峡部 |
1cm |
7~10cm |
子宫峡部:是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非孕时长约1cm,孕12周起逐步伸展拉长变薄,成为子宫腔的一部分,形成子宫下段,临产时其长度可达7~10cm。
>>宫颈、阴道、会阴:组织变软,色素沉着,分泌物增多。
>>卵巢:不排卵,月经不来潮。
>>输卵管:妊娠期输卵管伸长。
(二)乳房
乳房增大,乳头、乳晕着色,出现蒙氏结节。
(三)循环系统及血液系统
1.心脏:心脏容量增加10%,负担加重。膈肌抬高,心脏向左、上、前方移位,心脏位置改变,大血管扭曲(心尖可闻Ⅰ~Ⅱ级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率增快10~15次/分。
2.心排出量和血容量
>>心排出量:妊娠10周开始增加,至32~34周达到高峰,临产后在第二产程显著增加。
>>血容量增加:孕32~34周达高峰,增加30~45%,平均增加1500ml。
>>妊娠合并心脏病,在妊娠32~34周、分娩期(尤其是第二产程)及产后3天之内,因心脏负荷较重,易发生心力衰竭。
3.静脉压:孕妇容易发生下肢及外阴静脉曲张和痔,孕妇若长时间处于仰卧位姿势,可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血压下降,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4.血液成分
>>红细胞:妊娠生理性贫血。
>>白细胞增加: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加。
>>凝血因子: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四)泌尿系统
>>肾血浆流量(RPF)及肾小球滤过率(GFR)于妊娠早期均增加,孕妇仰卧位尿量增加,故夜尿量多于日尿量。
>>自妊娠中期,由于孕激素的作用,肾盂及输尿管轻度扩张,输尿管有尿液逆流现象,孕妇易患急性肾盂肾炎,以右侧多见。
(五)呼吸系统
孕妇以胸式呼吸为主,呼吸较深,有过度通气现象,有利于提供孕妇和胎儿所需的氧气。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妊娠后期因横膈上升,平卧后有呼吸困难感,睡眠时稍垫高头部可减轻症状。
(六)消化系统
>>早孕反应;
>>牙龈出血;
>>龋齿;
>>上腹部饱胀感;
>>胃烧灼感;
>>便秘。
(七)内分泌系统
>>产后有出血性休克者,可使增大的垂体缺血、坏死,导致席汉综合征。
>>妊娠期间卵巢内的卵泡不再发育成熟,也无排卵。
>>垂体催乳激素逐渐增量,促进乳腺发育的作用,为产后泌乳做准备。
(八)其他
1.皮肤:黑色素增加、妊娠纹。
2.体重:妊娠13周以后平均每周增加350g,直至妊娠足月时体重平均增加12.5kg。
3.矿物质:于妊娠后3个月补充维生素及钙,以提高钙含量。
二、心理变化
(一)孕妇常见的心理反应
1.惊讶和震惊;
2.矛盾心理;
3.接受;
4.情绪不稳定;
5.内省。
(二)孕妇的心理调节:美国心理学家鲁宾1984年提出妊娠期孕妇为接受新生命的诞生,维持个人及家庭的功能完整,必须完成4项心理发展任务:
1.确保自己及胎儿能安全顺利地度过妊娠期、分娩期。
2.促使家庭重要成员接受新生儿。
3.学习为孩子贡献自己。
4.情绪上与胎儿连成一体。
来尚学教育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尚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