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演练】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模拟试题(8)

2019年07月27日 来源:来学网

一、单项选择题

  1、五千年中华文明中,许多文人墨客写下名篇,流传于世,他们按时代早晚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陶渊明、孟浩然、欧阳修、关汉卿

  B.欧阳修、陶渊明、关汉卿、孟浩然

  C.陶渊明、欧阳修、关汉卿、孟浩然

  D.孟浩然、欧阳修、陶渊明、关汉卿

  2、在“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的评选中,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 )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A.苟慧生

  B.常香玉

  C.王汉伦

  D.阎立品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下列名言与出处,对应正确的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管子》

  B.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子》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

  D.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下列诗人中,以边塞诗著称于世的是( )。

  A.曹操

  B.岑参

  C.李白

  D.陆游

  6、科学家发现大洋底部的裂陷扩展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个发现可能会解答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地球每天的时间都比前一天延长1/700秒,即每过一年,一天要延长0.5秒,据此模拟题,再过2亿年,一年将只有250天了。对“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的“解答”,最准确的是( )。

  A.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运行时间延长

  B.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运行时间缩短

  C.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自转速度减慢

  D.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7、有人也许认为,“写文童只要不妨害所表达的义理,材料细节有点出入是无所谓的。”义理是文章的灵魂,大凡写文章,不会不关注这一点。这种关注就应包含对支撑义理的材料的审慎核查与选用。对划“”中的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批评了只重视表达义理,但是不重视材料真实性的错误认识

  B.肯定了既重视义理的表达,也重视材料细节必须真实的主张

  C.批评了借口不妨害表达义理,而忽视材料真实性的错误认识

  D.肯定了材料对表达义理的作用,不主张苛求材料细节的真实

  8、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奠定了儒家理想人格的基本格局。孔子理想人格的基本内容是“礼” 和“仁”。“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仁”是内在的精神原则。( )。填入括号最恰当的是:

  A.孔子发展了前人的学说,把礼和仁统一起来了

  B.孔子认为礼和仁是区分庸人与圣贤的根本标志

  C.孔子把礼视为立身之本,并用仁来补充规定礼

  D.孔子的理想人格就是内仁外礼的“仁一礼”人格

  9、菲尔丁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这话没错。但也不必为此走向极端,夸大书籍对人的品格的影响。更多的情况是:( )。填人括号最恰当的是:

  A.好人读了坏书受害至深,坏人读了好书受益甚微

  B.好人读了好书取其精华,坏人读了坏书取其糟粕

  C.好人读了好书好上加好,坏人读了坏书不可救药

  D.好人读了坏书仍是好人,坏人读了好书仍是坏人

  10、从l901年到l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60年代以后亚、非、拉美作家居多数;90年代则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

  B.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文学作品

  C.真正的文学作品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D.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

  11.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 )。

  A.普及教育

  B.普及基础教育

  C.普及国民教育

  D.普及义务教育

  12.被分为两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层次是( )。

  A.中等教育

  B.高等教育

  C.初等教育

  D.幼儿教育

  13.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改革。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课程

  D.教育体制

  14.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课外活动

  B.教学活动

  C.班主任活动

  D.实践活动

  15.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的教育思想是( )。

  A.教育民主化

  B.教育信息化

  C.全民教育

  D.终身教育

    二、材料分析题

  1、学生王林在学校因同学给他起外号,将同学的鼻子打出了血。班主任徐老师给王林的爸爸打电话,让他下午到学校来。放学时,王林的爸爸刚来到校门口,等在那里的徐老师当着众人的面,第一句话就是:“这么点儿大的孩子都管不好,还用我教你吗?”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对徐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2、某校班主任许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许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许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来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刘某家长找到许老师理论并要求将刘某找回。许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I)许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2)许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3、阅读理解(理解阅读材料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已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体会加点的词语表现了孔乙己怎样的心理。

  “不屑置辩”写出了孔乙己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颓唐不安”写出了孔乙已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2.对“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一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了酒店的欢乐气氛,反衬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B.表明酒店内外的人都很快乐,奠定了文章欢快的基调。

  C.揭示酒客们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生活状况,深化了文章主题。

  D.说明孔乙己只是酒客们取笑作乐的对象,暗示了孔乙己可怜的社会地位。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陶渊明(约365—427)是东晋诗人,孟浩然(689—740)是唐代诗人,欧阳修(1007--1072年)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

  2、A。解析: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苟慧生,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故选A。

  3、A。解析:A为1842年签订,B为1858年签订,C为1895年签订,D为1901年签订,四项都是不平等条约。故答案为A。

  4、D。解析:A、B两项出自《论语》;C项出自《周易》。

  5、B。解析:以边塞诗著称于世的是岑参。

  6、C。解析:“地球每天的时间都比前一天延长1/700秒”是对“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的说明,只要理解了这一句话,便可得出正确答案。地球一天即自转一周的时间,每天的时间都比前一天延长,而时间与速度成反比,时间延长,说明地球转动的速度减慢了,所以这个“人们关注的问题”就是地球自转速度减慢;因此正确答案为C。D项与C项意思相对,显然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地球运行时间”的问题,故A、B两项不选。

  7、C。解析:“有人也许认为”说明作者对这个观点是持反对意见的,由此可排除表肯定的B、D。由后文的“这种关注就应包含对支撑义理的材料的审慎核查与选用”可知,作者强调对材料真实性的审核,而划横线处的观点则是以“不妨害义理”为理由模糊材料细节,故对此理解最准确的应为C项。划线句子并未强调要重视表达义理,而只是以此为借口,故A不选

  8、D。解析:根据话题统一原则,文段说的是“孔子的理想人格”,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谈到了“孔子的理想人格”,为正确答案。本题也可用排除法来解,A项“发展了前人的学说”材料内容未体现,排除。材料也没有谈到“庸人”和“圣贤”的区别,排除B项。C项是对“礼”和“仁”的内容进一步解释说明,不如D项与前文衔接紧密,也排除。

  9、D。解析: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是“不必夸大书籍对人的品格的影响”,因此横线处填入的句子应体现这一观点,A、B、C三项均夸大了书籍对人品的影响,只有D项表明了书籍对人品的影响有限,故当选。

  10、A。解析:由文段可知,以60年代为分界线,诺贝尔文学奖由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变为了白人作家占少数甚至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而60代后也是欧美科技迅猛发展的时候,由此作者提出疑问“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这也是作者的潜在观点,即“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B、C两项说法本身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均排除。

  11.D。解析: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普及义务教育。

  12.C。解析:被分为两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层次是初等教育。

  13.C。解析: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14.B。解析: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活动。

  15.D。解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的教育思想是终身教育。

  三、写作题

  以“教师的责任”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

  (1)题目自拟,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2)文章论点鲜明,有说服力;

  (3)文章富有逻辑效果;

  (4)文章论据充分,论证方法得当。

  二、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徐老师的做法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的要求。

  (1)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为人师表”对教师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3)徐老师应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做到关心学生,尊重家长。

  2、【答案要点】(1)许老师私自拆阅学生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教师法》第八条第l项“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和第4项“爱护关心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规定。

  (2)许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许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许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阅读理解(理解阅读材料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这两道题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作用的能力。解答这类问题,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脱离具体语境架空分析,或脱离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主旨做任意拔高和曲解。

  (1)解析:正确答案应是“不屑置辩”写出了读书人的高傲心里。“颓唐不安”写出了他难以掩饰的痛苦心里。

  文中加点的词语是对孔乙己的神态描写。分析人物神态对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孔乙已以读书人自居,迂腐不堪,听到别人问“你当真认识字么?”,“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不屑置辩”写出了孔乙已读书人的高傲;孔乙己受科举制度毒害很深,以未中秀才为耻,“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呢?”这句话戳中了他心中的伤疤,“颓唐不安”写出了他难以掩饰的痛苦。

  (2)B。解析:第2题的分析也要结合文章主旨和写作意图。文中的“哄笑”是麻木的笑,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一面是酒客们无聊的逗乐取笑,孔乙已是取笑作乐的对象,暗示了其可怜的社会地位。作者以乐景写哀景,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可见A、C、D项的分析是正确的,不正确的是B项。

  三、写作题

  是责任,更是良心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一个名字叫范美忠的都江堰普通教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那些不顾及自己生命来保住学生的性命的老师相比,范关忠最大的关注点则在于在面对危险时他暴露了人的本性,或者说不叫人的本性,而是人性中最弱的一点。范美忠并不把自己的行为定位为道德的缺陷,反而将自己的行为说成是提供给社会作为分析道德与人性的案例。“范跑跑”也许并不是个别现象,却被很多人当做是个例来研究。

  人性与责任在危难时该如何抉择或者说是否有必要来抉择?不禁让人想到在地震中报道的另一条新闻:在地震中有这样一对夫妻,在地震发生时丈夫只大喊了一声“地震了”便独自跑到楼下,等他安全时才想到妻子,转而去救自己的妻子。在这个小事情上,我们看到了丈夫第一次的举动体现了人性,而当他返回的那一刻,他已将责任看重于生命,原来责任可以如此高贵。

  正如很多人所说的那样:解放军的职责就是在国家遇到困难时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稳;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每个人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彼此互相依赖互相帮助。解放军不能因为随时而来的余震而畏缩不前,医生也不能因为大灾过后必大疫而不履行救死扶伤的责任;而作为一个老师,当一群学生把你当成是一个信赖者,当一群家长把你当成是孩子的保护者时,你却独自逃脱。每个人都有最人性的一面,就像一个即将饿死的乞丐不会因为另一个也饥饿的人放弃自己获得的食物一样,可贵的是他可以在维系自己的生命的同时分一半或者几分之一去救助另一个生命,前者是人性,而后者是责任,一份对社会、对同伴的责任。

  在大家还在讨论教师职责时,一条由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教育局6月2 日出台的一条新规定引起了更多人的参与讨论:今年高考期间,碰上余震发生时,在场的3名监考老师要负责考场内考生的疏散工作,不能先于学生撤离考场。监考老师都要保证将全部学生疏散完毕后方能离开,违反规定者将遭到停职或开除的处理。迎合了即将进行中的高考。而现在,当我们再来想由事件本身所引出的这个规定时,不禁觉得用法律法规等形式来限制或制止住的行为可能也就体现不出人性与责任了。因为二者都不是法律法规等所限制和能限制的。换句话说,用相关制度能限制的也就不叫人性了。

  重新翻看事件本身,范美忠本身的逃跑也许并不可恨,因为每个人都有求生欲,每个人都有利已心理,甚至可以说不可能每个人都那么伟大,可恨的是他之后“洋洋自得”地在天涯论坛上发表的那篇《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的帖子,宣扬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是在挑战中国的传统道德观。而且在文章最后表白:“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此文一出引来一片哗然。

  人性与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可是当它们同时出现于同一个事件或者同一个人身上时,我们似乎才觉得这个人是完整的人。想到几年前的安徽阜阳假奶粉事件、南京冠生园月饼事件等,当一个人的人性超过了他的责任时,一个人开始失去了自己,也失去了世界。

  争论还在继续,可是通过范美忠事件也让我们开始了一个自我的反省,如果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会做第二个“范跑跑”吗?责任在你的生命中究竟占到了多大的比率——让每个人反思吧。

来尚学教育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尚学教育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尚学教育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尚学教育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尚学教育—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尚学教育(点击进入)

最新资讯
获客广告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