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演练】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模拟试题(2)
2019年07月27日 来源:来学网1、某家庭有6个孩子,3个孩子是女孩。其中5个孩子有雀斑,4个孩子有卷发。这表明有可能( )。
A.两个男孩有卷发但没有雀斑
B.三个有雀斑的女孩都没有卷发
C.两个有雀斑的男孩都没有卷发
D.三个有卷发的男孩只有一个有雀斑
2、“一桌子苹果,别人通常挑一两个,挑三四个。毕加索最可气,每个都咬上一口,每个苹果上都有他的牙印儿。”一位中国画家如此评价毕加索。毕加索一生搞过素描、油画、雕塑、版画,担任过舞台设计,还写过小说、剧本和无标点散文诗。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推论( )。
A.毕加索吃苹果,每个都只咬一口。中国作家对这种做法不以为然
B.很多人都像毕加索一样参与过许多艺术类型的创作
C.毕加索在艺术领域的许多方面进行过创作的尝试
D.毕加索是个天才式的人物,没有他不涉及的艺术领域
3、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 )。
A.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B.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
C.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
D.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
4、地球南北极上空,经常出现极光,下列关于极光成因的正确说法是:()
A.在地球南北两极,磁场活动异常活跃,磁场与大气层中的气体发生作用,形成了色彩艳丽的极光
B.地球南北两极气流活动活跃,气流与太阳光交互作用,摩擦放电,形成了极光
C.来自太阳的高能粒子,在地磁作用下,聚集到南北两极,并且与大气层中的粒子冲撞产生了极光
D.南北两极大气层比其他地区厚,折射太阳光线的能力很强,照射到南北极区的光线大部分被折射回去,形成了极光
5、英国剑桥大学的史蒂芬·霍金教授是当代国际著名物理学大师,也是杰出的科普作家。他1988年写的一部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科普小说是( )。
A.《大爆炸探秘》
B.《自然的终结》
C.《物理世界奇遇记》
D.《时间简史》
6、科学家发现大洋底部的裂陷扩展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个发现可能会解答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地球每天的时间都比前一天延长1/700秒,即每过一年,一天要延长0.5秒,据此模拟题,再过2亿年,一年将只有250天了。
对“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的“解答”,最准确的是( )。
A.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运行时间延长
B.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运行时间缩短
C.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自转速度减慢
D.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7、有人也许认为,“写文童只要不妨害所表达的义理,材料细节有点出入是无所谓的。”义理是文章的灵魂,大凡写文章,不会不关注这一点。这种关注就应包含对支撑义理的材料的审慎核查与选用。
对划“”中的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批评了只重视表达义理,但是不重视材料真实性的错误认识
B.肯定了既重视义理的表达,也重视材料细节必须真实的主张
C.批评了借口不妨害表达义理,而忽视材料真实性的错误认识
D.肯定了材料对表达义理的作用,不主张苛求材料细节的真实
8、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奠定了儒家理想人格的基本格局。孔子理想人格的基本内容是“礼” 和“仁”。“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仁”是内在的精神原则。( )。填入括号最恰当的是:
A.孔子发展了前人的学说,把礼和仁统一起来了
B.孔子认为礼和仁是区分庸人与圣贤的根本标志
C.孔子把礼视为立身之本,并用仁来补充规定礼
D.孔子的理想人格就是内仁外礼的“仁一礼”人格
9、菲尔丁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这话没错。但也不必为此走向极端,夸大书籍对人的品格的影响。更多的情况是:( )。
填人括号最恰当的是:
A.好人读了坏书受害至深,坏人读了好书受益甚微
B.好人读了好书取其精华,坏人读了坏书取其糟粕
C.好人读了好书好上加好,坏人读了坏书不可救药
D.好人读了坏书仍是好人,坏人读了好书仍是坏人
10、从l901年到l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60年代以后亚、非、拉美作家居多数;90年代则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
B.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文学作品
C.真正的文学作品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D.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
11、鲁迅满怀悲愤地写道:“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对上文中“延口残喘”一词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反映鲁迅英勇抗争,一往无前的无私无畏精神
B.反映鲁迅对只能写文章纪念捐躯青年的无奈
C.反映鲁迅先生处于极为险恶、压抑的环境之中
D.反映鲁迅先生悲愤的心情和奋力抗争的精神
12、苏轼认为,贾谊才学虽高,但不能审时度势,以致郁郁而死,未尽其才。他还说:“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从贾谊的际遇看,苏轼说的是实情;但是,导致贾谊悲剧的原因主要是当朝统治者的错误。
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
A.苏轼认为,识见不足是阻遏贾谊才智发挥的重要原因
B.苏轼没有着眼社会环境来分析造成贾谊悲剧的本源
C.苏轼经历坎坷,所以与未尽其才的贾谊同病相怜
D.苏轼肯定了贾谊的才学,同时指出了他性格上的弱点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瑞典
14、“一丝不苟”中的“丝”的本意是( )。
A.计量单位
B.丝线
C.丝绸
D.发丝
15、京剧中的“大花脸”所属的行当是( )。
A.生
B.旦
C.丑
D.净
16.“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专业性
17.第多斯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复杂性
D.专业性
18.“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专业性
19.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
A.创造性
B.专业性
C.复杂性
D.示范性
20.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21、教师的( )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A.
B.威信
C.角色
D.社会地位
2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A.全社会
B.学校
C.家庭
D.教师
23、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 )的原则。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C.教育与惩罚并重
D.开除学籍
24、《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2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26、下列小说属于鲁迅作品的是( )。
A.《子夜》
B.《沉沦》
C.《泯灭》
D.《阿Q正传》
27、下列各项中对修辞手法所作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这里运用了比拟的手法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运用了双关的手法
D.“突然,从海底传来一声轰响,右前方的海面上冲起几十米高的水柱,像宝塔一样兀立在海面上。”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28、古汉语中有“三五之夜,明月半墙”的句子。有关“三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五”的意思是每隔三五天
B.“三五”指阴历三月初五
C.“三五”的说法和“年方二八”中“二八”的用法不相同
D.“三五”指阴历每月十五
29、古代东方的文明曾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其中东方四大文明是指( )。
A.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伊斯兰文明
B.埃及文明、中国文明、伊斯兰文明、玛雅文明
C.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D.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伊朗文明
30、有的名著年轻时读过,需要重读,用大半生的( )去读,去读出人生况味。女诗人索德格朗言辞恳切:“人呵,别( )使你们沦为乞丐的财富,给你们的孩子一点人类的眼睛从未见过的美吧,给你们的孩子推开天堂之门的力量。”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阅历、积聚
B.阅历、积累
C.经历、积聚
D.经历、积累
二、材料分析题
1、某中学班主任赵某乎时脾气暴躁,平时经常采取罚款、不许进教室,甚至罚站、罚跑步等方式来惩罚犯错的学生,学生家长对此意见很大,但小赵却不以为然。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价赵某的做法,并作分析。
2、某中学学生邢军,在课堂上随意讲话,干扰了课堂秩序,任课教师吕某将其撵出课堂。下课后吕老师又罚邢军作“下蹲起立”动作l50次,由于邢军体力不支,栽倒地上,头部磕伤,后到医院花了500余元。邢军家长找到学校,要求校方处分吕某,并赔偿全部医疗费。
请依据教育法规对吕某的行为和家长的要求给予分析。
3、(运用逻辑思维知识能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材料:正如任何真理都不能由自己证明一样,马克思主义也不能自己证明自己,而必须由实践来证明,更不是作为检验别的真理的标准。举例来说,现代自然科学中许多原理是否为真理,难道不需要通过自己的科学实验,而用马克思主义的某一原理就可以证明的吗?难道可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某一原理来判定高能物理关于某种基本粒子的性质的推断和遗传工程学关于某种遗传密码的假设吗?如果马克思主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那么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对于真理的验证就成了多余的事,人们无需参加实践,一样可以证明真理,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石给抽掉了。
根据论证的有关知识,指出以上证明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三、写作题
以“教师的责任”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
(1)题目自拟,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2)文章论点鲜明,有说服力;
(3)文章富有逻辑效果;
(4)文章论据充分,论证方法得当。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分析推理题,代入法。将A项代入,最多6-2=4个孩子有雀斑,矛盾;将B项代人,最多有6-3=3个孩子卷发,矛盾;将C项代入,无矛盾;将D项代人,最多4个孩子有雀斑,矛盾。故答案选C。
2、C。解析:结论型题目。题干只是说有一位中国画家觉得毕加索的做法“可气”,不是不以为然,况且也没有提到中国作家对这种做法的态度,A项错误;由题干只能推出毕加索参与过许多艺术类型的创作,而无法推出其他人的情况,B项错误,C项正确;D项说法过于绝对,错误;故答案选C。
3、A。解析:l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后,英法对德宣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4、C。解析:极光是常常出现于高磁纬地区上空大气中的彩色发光现象,它是由于来自太阳活动区的带电高能粒子(可达l万电子伏)流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的。由于地磁场的作用,这些高能粒子转向极区,所以极光常见于高磁纬地区。
5、D。解析:《时间简史》是由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撰写的一本有关宇宙学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将高深的理论物理通俗化的科普范本。《大爆炸探秘》是英国科学读物专业作家约翰•格里宾的著作。《自然的终结》是美国的比尔•麦克基本的著作。《物理世界奇遇记》是美国的乔治•伽莫夫和英国的罗素•斯坦纳德的著作。
6、C。解析:“地球每天的时间都比前一天延长1/700秒”是对“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的说明,只要理解了这一句话,便可得出正确答案。地球一天即自转一周的时间,每天的时间都比前一天延长,而时间与速度成反比,时间延长,说明地球转动的速度减慢了,所以这个“人们关注的问题”就是地球自转速度减慢;因此正确答案为C。D项与C项意思相对,显然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地球运行时间”的问题,故A、B两项不选。
7、C。解析:“有人也许认为”说明作者对这个观点是持反对意见的,由此可排除表肯定的B、D。由后文的“这种关注就应包含对支撑义理的材料的审慎核查与选用”可知,作者强调对材料真实性的审核,而划横线处的观点则是以“不妨害义理”为理由模糊材料细节,故对此理解最准确的应为C项。划线句子并未强调要重视表达义理,而只是以此为借口,故A不选
8、D。解析:根据话题统一原则,文段说的是“孔子的理想人格”,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谈到了“孔子的理想人格”,为正确答案。本题也可用排除法来解,A项“发展了前人的学说”材料内容未体现,排除。材料也没有谈到“庸人”和“圣贤”的区别,排除B项。C项是对“礼”和“仁”的内容进一步解释说明,不如D项与前文衔接紧密,也排除。
9、D。解析: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是“不必夸大书籍对人的品格的影响”,因此横线处填入的句子应体现这一观点,A、B、C三项均夸大了书籍对人品的影响,只有D项表明了书籍对人品的影响有限,故当选。
10、A。解析:由文段可知,以60年代为分界线,诺贝尔文学奖由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变为了白人作家占少数甚至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而60代后也是欧美科技迅猛发展的时候,由此作者提出疑问“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这也是作者的潜在观点,即“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B、C两项说法本身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均排除。
11、A。解析:‘‘延口残喘”是指一息尚存,生命即将终结。此处更多的是表达一种悲愤、压抑和无奈的情绪,而不具有英勇抗争,一往无前的含义,故答案选A。
12、C。解析:由“苏轼认为,贾谊才学虽高,但不能审时度势,以致郁郁而死,未尽其才”可知,A项正确;由“他还说:‘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可知,D项正确;由“但是,导致贾谊悲剧的原因主要是当朝统治者的错误。”可知,8项正确。文段并未提及苏轼的经历,C项说法没有依据,故不符合文意,当选。
13、D。解析:英国于1950年承认新中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瑞典于l950年1月14日承认新中国,1950年5月9日同中国建交,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
14、A。解析: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丝,计量单位。苟,马虎、大意。
15、D。解析:京剧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16、A。解析:“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严格的示范性。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未成熟而又相对独立的“人”,并以自已的思想、学识、言行和人格,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道德风貌、行为习惯、个性特征等都会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时时处处用自己的积极行为去影响学生的行为,用自己的良好个性去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正确态度去影响学生的态度,以便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17、B。解析:第多斯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
18、B。解析:“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工作是变动不居、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种突发情况所做出的及时反应、妥善处理的应变能力上,即教育机智。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活动必然会有创造性。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必须经历艰苦的劳动和长期的积累,包括加强自身素质的锻炼和提高深入地亲近与了解学生,善于反思与探究,机智地开展工作,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活动涌现创造性。
19、D。解析: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的特点。
20、B。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21、B。解析:教师的威信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22、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
23、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犯罪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教育。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24、B。解析:《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5、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全面发展”和“面向全体(学生)”。所谓“全面发展”主要指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在身体、心理和精神等方面都能健康成长。所谓“面向全体”就是应当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教育,从而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和整体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服务。
26、D。解析:《子夜》作者茅盾,《泯灭》作者梁晓声,《沉沦》作者郁达夫。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造社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主要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l4部。散文名篇:《过客》《秋夜》等。
27、D。解析:A项,把油蛉、蟋蟀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行为,为拟人的手法。B项,明显运用了比喻的手法。C项,“晴”同“情”,为双关。D项,由“像宝塔一样兀立在海面上”可知,为比喻。因此本题答案为D。
28、D。解析:《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每月十五日。“二八”与“三五”的用法相同,都是用两个数字的乘积表示数字。故选D。
29、C。解析:古代东方四大文明:中国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30、A。解析:阅历:由经历得来的知识。经历:亲自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根据题意应选阅历。积累是逐渐聚集,积聚则是逐渐聚在一起而增多。与积累相比,积聚更强调结果,从句意来看,用积聚更恰当。故选A。
二、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1)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应当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依法执教。新课程理念中倡导学生是独特的发展中的自然人,在法律上与教师拥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及人格。
(2)案例中的赵老师则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了学生身上,这是与新理念背道而驰的做法。
(3)《教师法》中规定教师不得体罚学生,但可以惩戒学生。尽管体罚和惩戒难以区分,但是不难看出赵老师是在体罚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不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可能导致其厌学情绪的产生。赵老师应当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及压力,对待学生应该宽容,和蔼可亲。
2、【答案要点】(1)国家颁布的《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中都规定了教师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变相体罚,关心爱护学生,引导学生未来的发展。
(2)该案例中吕老师不应该情绪化地对邢军实施体罚,从而导致了邢军的头部磕伤。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该教师的这种行为属于过失造成的事故,应当承担大部分的医疗费用,给予批评教育。
(3)同时,学生的天职就是好好学习,邢军在课堂上捣乱不仅是自己不学习的表现,也影响了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也是有一定的过错行为的,所以,自身也要承担一部分的医疗费用。
3、(运用逻辑思维知识能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1)论题:马克思主义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论据:论据有三:一是“正如……更不是作为检验别的真理的标准”;二是“举例来说……假设吗?”;三是“如果……给抽掉了”。
(3)论证方式:一是直接证明中的演绎证明;二是直接证明中的归纳证明;三是间接证明中的假言反证法。
三、写作题
是责任,更是良心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一个名字叫范美忠的都江堰普通教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那些不顾及自己生命来保住学生的性命的老师相比,范关忠最大的关注点则在于在面对危险时他暴露了人的本性,或者说不叫人的本性,而是人性中最弱的一点。范美忠并不把自己的行为定位为道德的缺陷,反而将自己的行为说成是提供给社会作为分析道德与人性的案例。“范跑跑”也许并不是个别现象,却被很多人当做是个例来研究。
人性与责任在危难时该如何抉择或者说是否有必要来抉择?不禁让人想到在地震中报道的另一条新闻:在地震中有这样一对夫妻,在地震发生时丈夫只大喊了一声“地震了”便独自跑到楼下,等他安全时才想到妻子,转而去救自己的妻子。在这个小事情上,我们看到了丈夫第一次的举动体现了人性,而当他返回的那一刻,他已将责任看重于生命,原来责任可以如此高贵。
正如很多人所说的那样:解放军的职责就是在国家遇到困难时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稳;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每个人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彼此互相依赖互相帮助。解放军不能因为随时而来的余震而畏缩不前,医生也不能因为大灾过后必大疫而不履行救死扶伤的责任;而作为一个老师,当一群学生把你当成是一个信赖者,当一群家长把你当成是孩子的保护者时,你却独自逃脱。每个人都有最人性的一面,就像一个即将饿死的乞丐不会因为另一个也饥饿的人放弃自己获得的食物一样,可贵的是他可以在维系自己的生命的同时分一半或者几分之一去救助另一个生命,前者是人性,而后者是责任,一份对社会、对同伴的责任。
在大家还在讨论教师职责时,一条由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教育局6月2 日出台的一条新规定引起了更多人的参与讨论:今年高考期间,碰上余震发生时,在场的3名监考老师要负责考场内考生的疏散工作,不能先于学生撤离考场。监考老师都要保证将全部学生疏散完毕后方能离开,违反规定者将遭到停职或开除的处理。迎合了即将进行中的高考。而现在,当我们再来想由事件本身所引出的这个规定时,不禁觉得用法律法规等形式来限制或制止住的行为可能也就体现不出人性与责任了。因为二者都不是法律法规等所限制和能限制的。换句话说,用相关制度能限制的也就不叫人性了。
重新翻看事件本身,范美忠本身的逃跑也许并不可恨,因为每个人都有求生欲,每个人都有利已心理,甚至可以说不可能每个人都那么伟大,可恨的是他之后“洋洋自得”地在天涯论坛上发表的那篇《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的帖子,宣扬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是在挑战中国的传统道德观。而且在文章最后表白:“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此文一出引来一片哗然。
人性与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可是当它们同时出现于同一个事件或者同一个人身上时,我们似乎才觉得这个人是完整的人。想到几年前的安徽阜阳假奶粉事件、南京冠生园月饼事件等,当一个人的人性超过了他的责任时,一个人开始失去了自己,也失去了世界。
争论还在继续,可是通过范美忠事件也让我们开始了一个自我的反省,如果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会做第二个“范跑跑”吗?责任在你的生命中究竟占到了多大的比率——让每个人反思吧。
来尚学教育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尚学教育